番外一《母親的秘密》——李明蘭的回憶我五歲那年,第一次意識到母親與別人不同。
那天我在書房外偷看兄長習字,被他發(fā)現(xiàn)后趕了出來。母親知道后,沒有責備我逾矩,
反而用樹枝在沙盤上畫出一個個字符,教我認自己的名字"明蘭"。
"為什么'明'字要這樣寫?"我指著那個復雜的字問。母親想了想,
笑著說:"把'日'和'月'放在一起,就是'明'。太陽和月亮加起來,就是光明。
"這種教法聞所未聞,卻讓我一下子就記住了。后來我才知道,尋常先生教識字,
只會讓學生死記硬背,哪會編這些"太陽月亮"的故事?母親總有這些奇怪卻有用的方法。
她教兄長算數(shù)時,會用豆子排成有趣的圖案;教我繡花時,會說每一針都像小鳥飛過的軌跡。
府里的嬤嬤們私下議論,說少奶奶的教法"不合規(guī)矩",但父親從不干涉,
只是微笑著看我們母子三人其樂融融。十歲那年,我染了重病,高燒不退。
府上請來的老郎中開的藥苦不堪言,每次喝藥都像受刑。母親守在我床前三天三夜,
最后不知從哪里找來幾片甜津津的果脯,讓我喝完藥立刻含在口中。"這是蜜餞,能去苦味。
"她摸著我的額頭說,"但別告訴嬤嬤,不然又要說我慣壞你了。
"我迷迷糊糊地問:"母親從哪里知道這些的?""從前...在一本書上看到的。
"她的眼神飄向遠處,像是想起了什么久遠的事。病愈后,我對醫(yī)術(shù)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這在當時對閨秀而言是"不入流"的愛好,但母親不僅沒有阻止,
反而親自帶我去拜訪鄰居沈小姐——一位精通醫(yī)術(shù)的奇女子。"沈姐姐,
我家明蘭對醫(yī)理很有興趣,能否請你指點一二?"母親牽著我的手問。
沈小姐驚訝地看著我們:"夫人不覺得女子學醫(yī)有失體統(tǒng)?""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母親回答得坦然,"何況藝多不壓身。"就這樣,我開始了醫(yī)學啟蒙。
每次從沈小姐處回來,母親都會認真聽我復述所學,甚至陪我一起研讀醫(yī)書。
有次我讀到"黃連苦寒",隨口抱怨這藥太苦,病人難以下咽。母親沉思片刻,
說:"可以試試加甘草調(diào)和,或者制成丸劑,裹上蜂蜜。""醫(yī)書上沒這么寫啊?
"我翻著書頁疑惑道。母親頓了頓:"這是...常理推測。"后來我在沈小姐那里證實,
母親的方法確實有效且早有記載,只是那本入門醫(yī)書未曾提及。一個深閨婦人,
怎會懂得這些?母親待下人也很特別。記得有次芷蘭姐姐的女兒青竹躲在廊下偷聽我讀書,
被嬤嬤發(fā)現(xiàn)要責打,母親及時制止,還問青竹:"你想識字?"小丫頭嚇得直發(fā)抖,
卻點了點頭。"那以后每日申時,你陪明蘭一起習字吧。"母親說完,轉(zhuǎn)向目瞪口呆的嬤嬤,
"多個人陪著,小姐學得更起勁。"就這樣,青竹成了我的"陪讀"。
母親待她幾乎如第二個女兒,常對我們說:"才學不分貴賤。"這在等級森嚴的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