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鹽車抵達通州碼頭時,燕文發(fā)現(xiàn)碼頭上的錦衣衛(wèi)比往常多了三倍。領頭的千戶見到裂江刀,突然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末將奉指揮使令,特來護送大人入城?!?他遞過個紫檀木盒,里面是塊腰牌,正面刻著 “密” 字,背面是只展翅的燕子 —— 那是瑞郡王舊部的信物。
“指揮使有何吩咐?” 燕文摩挲著腰牌,想起秦武說過,錦衣衛(wèi)內(nèi)部也分兩派,一派依附權臣,另一派則忠于皇帝。
千戶湊近低聲道:“宮里的假圣旨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李蓮英偽造的,他手里有份真圣旨,藏在皇史宬的金匱里,上面蓋著‘鹽鐵專營’的御印?!?/p>
燕文心中一凜。皇史宬是存放皇家檔案的禁地,李蓮英敢在那里藏東西,定是有恃無恐。他忽然想起宇文玥的羅盤昨晚一直指向紫禁城的方向,指針顫動的頻率與李嵩密信上的朱砂印完全一致。
“宇文姑娘,你帶林婉兒先去漕幫總舵。” 燕文將鹽引樣本塞進她手中,“用鹽霧彈的信號聯(lián)絡潛伏的鹽巡營弟兄,務必守住南北鹽路的交接點。”
“那你呢?” 宇文玥的羅盤突然發(fā)出急促的咔嗒聲。
“我去會會這位李公公。” 燕文翻身上馬,裂江刀在朝陽下劃出冷光,“有些賬,該在皇史宬算算了?!?/p>
皇史宬的紅墻在暮色中泛著暗紅色,燕文出示腰牌時,守宮的禁軍眼神閃爍。他注意到墻角的磚縫里塞著半截鹽引,正是燕風制作的那種,血色花紋在夕陽下若隱若現(xiàn)。
“李公公在里面等您?!?禁軍統(tǒng)領掀開沉重的銅門,門軸轉(zhuǎn)動的聲音像極了鹽井轱轆的吱呀聲。
金匱殿內(nèi),李蓮英正用銀簽挑著鹽晶把玩,身后的書架上擺滿了貼著封條的檔案。見到燕文,他尖聲笑道:“燕大人果然膽識過人,敢單槍匹馬闖皇史宬?!?/p>
燕文沒有接話,只是盯著他手中的鹽晶 —— 那是用陰山巖鹽雕刻的小像,眉眼竟與皇帝有七分相似?!肮卦诮饏T里的,恐怕不只是圣旨吧?”
李蓮英突然拍了拍手,書架緩緩移開,露出后面的密室。里面堆滿了木箱,打開一看,全是偽造的鹽引和北狄的輿圖,最上面放著個錦盒,里面是枚用鹽晶刻成的玉璽。
“這是老奴為新君準備的賀禮?!?李蓮英的指甲劃過鹽晶玉璽,“當今圣上沉迷丹藥,早就不理朝政。等他駕崩,老奴便擁立瑞郡王的庶子登基,到時候這天下的鹽,就全由我們說了算了?!?/p>
燕文的手按在刀柄上,忽然注意到密室的地面鋪著特殊的青磚,縫隙里滲出細密的鹽粒 —— 這是江南鹽田特有的防潮磚,顯然是李蓮英從南方運來的?!笆挷呤遣粫阃骱衔鄣??!?/p>
“那可由不得他?!?李蓮英從袖中掏出個瓷瓶,“老奴在他的藥里加了點‘料’,現(xiàn)在他正在瑞郡王府昏睡,等醒來,就是我們的傀儡了?!?/p>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廝殺聲。宇文玥帶著鹽巡營的弟兄沖破了禁軍的阻攔,飛燕騎的姑娘們用鹽霧彈炸開了宮門?!把辔?,我們查到李蓮英把真圣旨藏在……”
話音未落,李蓮英突然掀翻案幾,金匱里的火油瞬間潑滿地面。他點燃火折子獰笑:“就算你們找到圣旨又如何?今天誰也別想活著出去!”
火焰迅速蔓延,燕文拉著宇文玥沖向密室。當他劈開最后一道暗門時,終于在暗格中找到那份泛黃的圣旨,上面的朱批赫然寫著 “廢除鹽鐵專營,實行開中法”—— 這正是瑞郡王當年力主的改革方案,被先帝壓了整整十年。
“快走!” 燕文將圣旨塞進懷里,裂江刀砍斷燃燒的橫梁。身后的鹽晶玉璽在火中炸裂,晶體融化成液態(tài),像條金色的河流淌過地面。
逃出皇史宬時,天邊已泛起魚肚白。趙珩帶著靖鹽軍的弟兄守住了宮門,蕭策正被林婉兒攙扶著,臉色蒼白卻眼神堅定:“我在李蓮英的書房找到了這個?!?他遞過本賬冊,上面記載著李蓮英與倭寇、北狄的全部交易,甚至包括毒害皇帝的藥方。
“現(xiàn)在怎么辦?” 宇文玥的羅盤指向養(yǎng)心殿,指針劇烈顫抖,“皇帝恐怕已經(jīng)……”
“去見陛下?!?燕文握緊手中的圣旨,“就算只有一絲希望,我們也要把真相告訴他?!?/p>
養(yǎng)心殿的丹陛上,太監(jiān)們正圍著個鎏金藥爐忙碌?;实凼捬芴稍邶堥缴希嫔嗪?,呼吸微弱。李蓮英的黨羽 —— 兵部尚書和戶部侍郎正守在榻前,見到燕文等人,厲聲喝道:“你們擅闖禁宮,想謀逆嗎?”
燕文展開圣旨,陽光透過窗欞照在黃綢上,“開中法” 三個字突然滲出朱砂色的鹽粒 —— 這是周老先生用陰山巖鹽混合朱砂制成的防偽墨水,遇熱才會顯現(xiàn)。
龍榻上的皇帝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指著藥爐嘶啞道:“那里面…… 有毒……”
兵部尚書想上前阻攔,卻被趙珩一腳踹倒。宇文玥迅速打翻藥爐,里面的丹藥滾落在地,與地面的鹽粒接觸后冒出黑煙?!笆窍跏凸幕旌衔铮L期服用會讓人精神錯亂。”
就在這時,蕭策突然跪倒在龍榻前,從懷中掏出半塊玉佩:“父皇,兒臣知道錯了?!?原來他根本沒有中毒,之前的昏睡只是為了麻痹李蓮英的苦肉計。
皇帝顫抖著握住兒子的手,又指向燕文:“把…… 把那份改革方案…… 給朕……”
燕文展開賬冊,上面的罪證讓在場的太監(jiān)宮女無不驚駭。當讀到李蓮英用十萬石海鹽換取倭寇支持時,皇帝猛地坐起身,一口鮮血噴在賬冊上,血漬與鹽引上的花紋融為一體。
“傳朕旨意!” 皇帝的聲音雖弱卻帶著威嚴,“將李蓮英黨羽全部拿下,昭告天下廢除鹽鐵專營,推行開中法!” 他看向燕文,眼中閃過一絲愧疚,“當年…… 是朕對不起瑞郡王,也對不起天下百姓?!?/p>
時光荏苒,三日轉(zhuǎn)瞬即逝。就在這一天,一則驚人的消息如旋風般席卷了整個京城——李蓮英被處以凌遲極刑!這個消息如同重磅炸彈一般,在人們中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燕文站在高高的城樓上,俯瞰著下方的景象。他的目光被遠處的一片火光所吸引,那是百姓們正在焚燒偽造的鹽引。熊熊的火焰舔舐著天空,將半邊天都染成了紅色,仿佛是對李蓮英罪行的憤怒控訴。
宇文玥靜靜地走到燕文身旁,手中捧著一疊嶄新的鹽引。他將這些鹽引遞給燕文,燕文接過一看,只見上面不再有任何復雜的防偽標記,取而代之的,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誠信”。
這兩個字雖然樸素無華,但卻蘊含著無盡的深意。它代表著一種信念,一種對公平、公正和誠實的堅守。燕文凝視著這兩個字,心中涌起一股感動。
“周老先生說,最好的防偽是人心?!?宇文玥的羅盤指針終于停止轉(zhuǎn)動,穩(wěn)穩(wěn)指向南方,“江南的鹽已經(jīng)通過軌道運到北境,價格比以前降了三成,百姓們都說是‘燕公鹽’?!?/p>
燕文望著遠處駛來的運鹽車,忽然想起祖父的話:“鹽是百味之祖,也是社稷之本。能讓百姓吃上平價鹽,比當多大的官都強?!?他將裂江刀插進城樓的磚縫,刀身映出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久違的笑容。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間一個月過去了,開中法終于正式開始推行。這一重大舉措對于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
在這個關鍵時刻,燕文被委以重任,擔任鹽鐵轉(zhuǎn)運使,全面負責管理天下鹽務。他深知責任重大,但也充滿信心地迎接這一挑戰(zhàn)。
燕文上任后,迅速采取行動。他在南北各地設立了多個鹽市,為鹽商提供了一個自由交易的平臺。這些鹽市不僅促進了鹽的流通,還帶動了周邊地區(qū)的商業(yè)繁榮。
為了確保鹽的質(zhì)量,燕文特別強調(diào)官府的監(jiān)督作用。他制定了嚴格的質(zhì)量標準,并派遣專人對鹽進行檢驗,只有符合標準的鹽才能進入市場交易。這樣一來,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而鹽商們也不敢輕易以次充好。
與此同時,趙珩也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前往江南地區(qū)推廣周老先生改良的曬鹽法。這種新的曬鹽方法相比傳統(tǒng)方法,產(chǎn)量大幅提高,幾乎翻了一倍。
趙珩深知這一任務的重要性,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南下的旅程。到達江南后,他積極與當?shù)佧}商和百姓溝通,詳細介紹了曬鹽法的優(yōu)勢和操作方法。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趙珩成功地說服了許多人嘗試這種新的曬鹽法。隨著越來越多的鹽田采用這種方法,江南地區(qū)的鹽產(chǎn)量迅速增加,不僅滿足了當?shù)氐男枨?,還為其他地區(qū)提供了充足的鹽源。
開中法的推行和曬鹽法的推廣,使得國家的鹽務得到了有效管理和發(fā)展。燕文和趙珩的努力為國家的經(jīng)濟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名字也因此載入了史冊。。
蕭策繼承了瑞郡王的爵位,致力于修復與北狄的關系。他帶著新鹽引出使狼族,用陰山的青鹽換回了北境的和平,邊境的百姓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林婉兒在京城開設了首家鹽商學堂,教商戶們識鹽、辨鹽,更教他們誠信經(jīng)營。她時常拿出父親留下的賬簿,告誡學子們:“鹽可富國,亦可禍國,關鍵在于人心?!?/p>
宇文玥則帶著飛燕騎的姑娘們巡視各地鹽道,她改良的鹽霧彈成了打擊私鹽的利器。據(jù)說她還在研制一種新的羅盤,能根據(jù)鹽粒的分布找到隱藏的鹽礦。
深秋時節(jié),燕文回到臨江府。祖母黃氏早已在碼頭等候,手中的紫檀佛珠終于湊齊了七顆?!盎貋砭秃??!?老夫人的手撫過他的臉頰,“你祖父要是看到現(xiàn)在的鹽道,定會很欣慰?!?/p>
燕風帶著飛燕騎的弟兄在江邊操練,她的箭術比以前更加精湛,射落的雁陣在空中排成 “鹽” 字?!案纾芾舷壬f要在江南開新的鹽學堂,讓我去當教頭呢?!?/p>
燕文站在江邊,靜靜地凝視著江面上那些來來往往的運鹽船。他的目光隨著船只的移動而移動,仿佛能透過那些船板看到里面裝滿的鹽巴。
突然,他感到手中的裂江刀似乎變得輕盈了許多。他低頭看了看手中的刀,刀鞘依舊是那熟悉的黑色,刀柄上的紋路也沒有絲毫變化。然而,他心里清楚,這把刀已經(jīng)不再是原來的那把了。
因為刀鞘里的北境輿圖,早已被他換成了一張新的鹽道圖。這張圖上,密密麻麻地繪制著各種軌道,就像人體的血脈一樣,將南北連接在一起。每一處軌道的交匯處,都用紅色的小字標注著“天下鹽平”四個字。
燕文輕輕地撫摸著刀鞘,感受著那微微凸起的四個字。他知道,這四個字不僅僅是一個標記,更是他心中的一個信念。他希望通過這些鹽道,能夠讓天下的鹽都能公平地流通,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鹽的美味和必需。
當晚,燕府的燈火徹夜未熄。燕文在燈下修改著新的鹽法章程,宇文玥在一旁繪制著新的鹽礦分布圖,趙珩和蕭策正在爭論如何改進鹽鐵軌道,林婉兒則在教孩子們辨認不同種類的鹽。
窗外的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像一層薄薄的鹽霜。遠處傳來漕幫的號子聲,混著鹽工們的歌謠,在夜空中久久回蕩:
“南有鹽田,北有鹽池,
鹽路通,人心齊。
一引鹽,天下平,
千秋業(yè),在民心?!?/p>
燕文放下筆,望著窗外的星空。他知道,改革的路還很長,或許還會有新的波折,但只要心中的那團鹽火不滅,這條用誠信和正義鋪就的鹽道,就會一直延伸下去,照亮整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