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王翦嶄露頭角。 “從宮中選人,專門照管稚奴的飲食起居!”
“這件事必須處理妥當!”
始皇語氣沉穩(wěn),目光冷峻地望著趙高!
雖然趙夜沒有吃下毒丹,但剛剛那一幕足以令政哥警覺!
這是他寄予厚望的孩子!
始皇絕不容許趙夜有任何閃失!
趙高重重叩首,恭敬領(lǐng)命,又連拜數(shù)次才緩緩?fù)讼拢?/p>
此時此刻,始皇威嚴逼人,趙高雖感委屈,卻無力辯解……
他確實未曾做錯什么……
偏偏災(zāi)禍就落在了他頭上!
此番事件必然對他造成影響,即便眼下始皇未作追究,但日后他的中車府令之位恐怕難以保全!
這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
所幸,趙高如今是胡亥的老師,從某種程度來說,他已與李斯、胡亥三人命運相連!
而始皇素來寵愛幼子胡亥,趙高只能暗自盤算,能否請十八公子胡亥與左丞相李斯為自己在始皇面前說些好話……
說起喜愛二字,趙高眼神落在蒙毅帶著趙夜離開的方向,心頭泛起波瀾。
若始皇對胡亥也能有這般偏愛便好了!
趙高始終想不明白,始皇為何對這個來歷不明的嬰兒如此上心!
不過是個撿來的孩子而已,竟比親生子孫還受寵!
今日之事便是明證!
身為王府收養(yǎng)的小孩,始皇竟然親自下令,要從宮中安排人手確保他的飲食無虞!
這般寵愛,讓人無法忽視!
“莫非”
一個流浪孩童不該享有如此待遇!
趙高的心思開始不受控制地游走!
難不成是老來逢春?
只是如今始皇威嚴正盛,趙高不敢深究也不敢多言!
倘若這孩子真與始皇有血脈關(guān)聯(lián),那么公子胡亥,恐怕又將面臨一個新的對手!
與此同時,蒙毅已將趙夜平安送回王府,方才離去。
“小稚奴,咱們?nèi)デf子里釣魚玩吧!”王離笑嘻嘻地提議道。
王離與王嫣年紀不過十歲出頭,懵懂無知,絲毫不知剛剛宮中發(fā)生的事情所帶來的震動!
一個天真爛漫,一個只看臉行事,孩子們每日只想著玩耍。
趙夜自無不可
他本就無所事事,眼下最重要的是提升始皇對自己的好感!
其余事情都得往后排。
像精鹽提純、曲轅犁這類發(fā)明,還需等待恰當?shù)臅r機提出……
如同牛頓被蘋果砸頭悟出萬有引力,看到水壺噴汽而想到蒸汽之力一般。
趙夜并不缺乏創(chuàng)造力,但需要一個合情合理的契機去解釋。
奈何年幼經(jīng)歷有限,許多靈感尚未觸發(fā)。而他又不愿用玄幻的方式去掩飾,因此遲遲未動。
外出游玩未必不是好事,說不定能遇到合適的情景,激發(fā)新的想法!
趙夜的身份,在這封建王朝之中已然處于頂端!
好處便是無需凡事親為!
哪怕只是一個模糊的想法,也會有人替他完善成形!
不必冒險編造夢中仙人指點那一套。
穿越一事讓趙夜深知這世界的莫測!
但在古代涉及神秘之事并非明智之舉!
漢武帝太子的結(jié)局就是前車之鑒!
你可以借神秘之力登臺,他人亦可用同樣手段將你拉下馬。
“好,出發(fā)吧!”趙夜望著滿臉期待的王離,點頭答應(yīng)。
多接觸外面的世界總是有益,增加閱歷之后,再推出些新奇玩意兒,也不會太過驚世駭俗。
趙夜年僅兩歲,小孩子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與此同時
蒙毅將趙夜等三人送回府邸后,便返宮復(fù)命。
不過宮中顯然出了狀況,始皇心情不佳,沒讓蒙毅久留,準他先行離去。
“怎的今日這般早回?”蒙武見兒子歸來,不由問道。
“宮中有變,陛下頗為震怒?!泵梢爿p嘆一聲,將今日所發(fā)生之事告知父親。
其實他對那些裝神弄鬼的方士向來敬而遠之,這次風波雖起于意外,但能及時察覺問題,也未必是壞事。
“虧得發(fā)現(xiàn)得早,趙高此人阿諛奉承,險些害了陛下,死有余辜!”
蒙武須發(fā)皆白,重重拍了一下幾案,面上滿是憤慨。
“若不是公子遠在隴西,我不愿惹事,否則定會上書彈劾!”他雖年邁,嗓音卻依舊鏗鏘有力。
蒙毅默然不語。其實他早已上奏參過趙高,可惜無果。
這類事情終究要看皇帝的態(tài)度??擅晌涞降资怯蟹至康睦铣?,若是出面,陛下多少也會重視幾分。
“如今正值良機,正好除掉這奸佞之徒!”蒙武低聲說道。
“談何容易……”蒙毅嘴角微揚,略帶苦澀。
“倘若王翦將軍愿意出手,或許還有希望……”
“王老匹夫怎會與我們聯(lián)手?”蒙武滿臉不悅。
當年二人曾有過節(jié)。同為名將,蒙武一直被王翦壓制,心中不服,實屬常情。
時至今日,彼此之間仍存芥蒂,誰也不服誰。
但他們都是胸懷大度之人,并未將恩怨牽連到下一代。事實上,蒙恬、蒙毅與王賁關(guān)系尚可。
“王翦明哲保身,自然不會插手。可在朝堂之上,有能力扳倒趙高的,唯有王老將軍。”蒙毅淡淡一笑。
話音剛落,語氣里透出明顯的酸意。
“王翦?呵,不過是靠運氣得勢罷了!他會做這種事?”
蒙毅聽聞父親對王翦仍有敵意,忍不住搖頭苦笑。
“陛下能一統(tǒng)天下,王老將軍一人連破三國,功勞不可謂不大,怎能說是僥幸得志的小人?”蒙毅無奈地說道。
蒙武并不買賬,心中依舊不快。
蒙家與王家皆是關(guān)中貴族之后。
只是二者之間有一處關(guān)鍵不同。
蒙家早在數(shù)百年前便效忠秦王室,十幾代人忠心耿耿,世世代代承蒙皇恩。
王家則起伏不定,甚至曾有人參與叛亂。
到了王翦年輕之時,王家已然逐漸衰微。
那時的蒙武正值壯年,是蒙家新一代的領(lǐng)軍人物,聲望正盛。
從某種程度上說,蒙武不僅是王翦的戰(zhàn)友,更是他的引路人。
兩人結(jié)怨始于一場戰(zhàn)役。
彼時二人意見相左,王翦直言不諱地指出蒙武的不足,并最終贏得勝利。
兩人原本尚算融洽的關(guān)系也自此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