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王離這樣年僅十歲的孩童,只要一句話,仆人們便會全力以赴執(zhí)行!
王離本身并沒有太多復(fù)雜的想法,驅(qū)動他的不過是單純的好奇心罷了!
可他身份特殊,哪怕是一件小事,下人們也會當成大事來辦!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幾位匠人已經(jīng)被召集了過來!
王家受封兩千戶,家中自有匠人負責打造日常器物。
這還只是在大秦廢除分封之后的情形!
若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但凡有些爵位和封地的貴族,幾乎都能在自家勢力范圍內(nèi)實現(xiàn)糧食與手工業(yè)自給自足。
“快快快!把這個犁,給我改造成魚鉤的樣子!”王離正在指揮匠人們干活。
趙夜則站在后方,靜靜看著王離忙碌。
對如今的趙夜而言,他其實并不需要什么功勞。
在始皇帝一統(tǒng)天下、乾綱獨斷的時代,比起功勞,更重要的是始皇的信任與喜愛。
漢武帝曾帶年僅五歲的霍去病之弟登泰山封禪,這是連親生兒子都未曾享有的殊榮。
十歲左右的霍光那時又有何功勞?
從心底來說,趙夜是希望盡己所能,讓這個時代變得更好一些。
但從內(nèi)心深處,他并不想顯得太過與眾不同。
因為他本就不需要那樣做。
他擁有極高的始皇信任度,無需表現(xiàn)得過于耀眼。
若是因此引起始皇疑慮,反而會適得其反。
所以許多事情都需要等待恰當?shù)臅r機。
嬰兒的身份給了他諸多便利。他可以用成年人的思維不斷贏得始皇的喜愛,滿足始皇的情感需求。
他甚至能做到像玩游戲一般,讓始皇在他這里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然而嬰兒的身份也限制了他的經(jīng)驗積累。
很多事對于一個嬰兒來說根本無法解釋。
就像釣魚這件事,恰巧魚鉤劃破了王離的衣服。
趙夜便順勢將魚鉤與犁聯(lián)系起來,提出想法。
這是一次合情合理的偶然。
一個人走在路上被車撞,雖小概率卻屬正常意外;
而一個人坐飛機時被車撞,則是近乎不可能發(fā)生的荒誕事件。
兩者之間的差異極大。
趙夜可以帶給始皇驚喜,但也必須掌握分寸,不讓這種驚喜變成不可控的風險。
換句話說,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必須控制在始皇可接受的范圍之內(nèi)。
畢竟面對的是始皇!
若換作一個昏庸的君主,趙夜隨意發(fā)揮也不打緊。
可這是大秦,始皇的好惡決定一切。
在這個前提下,任何功績與聲望都無法與始皇的喜惡相比。
其他朝代里,你可以靠名聲與功勞累積到足以影響朝廷的地步,甚至逼迫皇權(quán)做出妥協(xié)。
例如那位穿越界的先驅(qū)者——王莽,便是如此上位。
倘若把王莽放到秦朝,他當然還能繼續(xù)經(jīng)營名聲。
但刷聲望沒有任何意義。縱然他能獲得天下皆知的名氣,只要始皇帝不悅,一劍誅之,無人敢為他出聲!
因為這個時代,只屬于始皇帝一人!
而王莽所處的年月,則是世家門閥的天下!
在那樣的時代,唯有一人可制定規(guī)則,甚至可以說,他本人就是規(guī)則本身!
那人便是始皇帝!
匠人們接到了王離近乎任性的命令
形似魚鉤的犁?
雖覺荒唐,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那是封建社會,即便后世所謂現(xiàn)代,也不過是誰有錢誰就是大爺!
只要銀錢到位,連手持藍火加特林的觀音都能給你雕出來!
此時王家的權(quán)勢便如是!
王離不過十來歲孩童的一個要求,一群匠人仍得全力以赴對待!
曲轅犁與直轅犁,本質(zhì)上都只是犁!
這種農(nóng)具的技術(shù)門檻并不高!
而王家供養(yǎng)的匠人個個技藝嫻熟,在接到指令之后,立刻動手開工!
彼此協(xié)作之下,大約一個時辰多些,一件全新的曲轅犁便已完成!
當然,這犁與后世真正成熟的曲轅犁仍有不小差距,僅算初樣!
但從直變曲的這一改動雖小,卻是農(nóng)業(yè)進步中的關(guān)鍵一步!
最重要的那一步已然邁出,后續(xù)改進反倒輕松許多!
“快試試看!快試試看!”王離見曲轅犁完工,興奮地拍手叫好!
幾名仆從與農(nóng)戶溝通一番,農(nóng)戶面露遲疑!
他們雖依附于王家封地生存,本無拒絕之權(quán),但農(nóng)田乃其命根,一次小小的試驗對他們而言,不亞于動刀剜心!
然而王家仆從一向謹守規(guī)矩,不敢放肆。王翦為人謹慎自保,對家中下人管束極嚴!
幾經(jīng)勸說并談妥補償后,農(nóng)戶拿著幾枚銅錢,默默站到一旁!
只要有報酬,哪怕是最珍視的土地也可暫借一試!
幾名仆從在王離滿懷期待的眼神中,將新犁裝好!
事實上,此刻的改變僅僅是將犁轅由直改曲,呈魚鉤狀!
至于犁的整體形態(tài)和大小,并未有大變動!
趙夜清楚,曲轅犁因省力且易操控,只需兩人一牛便可操作。
又因吃土更深,不易跳出地面,因此整體結(jié)構(gòu)也能更輕便小巧。
下人熟練地牽好韁繩,將新犁套上,準備下田試驗!
這次無人站在犁上壓重。
奇妙的事情出現(xiàn)了。
即便無人施壓,牛在前行時,犁也沒有脫離土壤。
這犁形似魚鉤,翻土時比直犁輕松許多。兩頭牛走得格外輕松自如。
對牛而言,減輕的不只是犁上站著的百余斤人體重量。
就連耕地時的阻力也大幅下降。
“神了!神了!”
一名下人激動地拍手叫好。
“恭喜小主人!”幾名下人圍住王離,紛紛道賀討賞。
他們雖不懂得,從直轅犁到曲轅犁的轉(zhuǎn)變意味著什么,也不知這是一項足以載入史冊的創(chuàng)舉。
但他們明白,作為親歷者,必會獲得獎賞。
趙夜也在一旁鼓掌歡呼,神情如孩童般喜悅,毫無違和。
王離衣衫破損,雙手叉腰,神情得意非凡。
“這犁真好!太省勁了!看這牛的狀態(tài),估計一頭就能拉動!”一旁的老農(nóng)開口說道。
下人終歸不如老農(nóng)懂行,后者與牛相伴多年,一眼便看出改動帶來的變化。
百姓一向珍視耕牛,視其為忠實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