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的病情剛有些起色,若耽誤了飯點,勢必影響康復(fù)。
在張徹面前,老朱一點都沒見外,徑直指揮起來。
誰料馬皇后眼皮一抬,冷聲道:
“你誰???沒看到我們娘兒倆正說得高興嗎?手腳健全,想吃自己做去!”
馬皇后絲毫不留情面。
話音未落,又添了一句:“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就開始擺臭架子了?!?/p>
一番話讓老朱臉上掛不住。他知道,她還是因為之前那件事在氣頭上。
可能發(fā)脾氣,說明心里已經(jīng)松動。
要是憋著不說,他反倒更擔心她的身子。
想到這,他高高興興地應(yīng)了一聲。
回身一看,兩個兒子還愣在原地。
他先看了眼老四朱棣,那小子像失了魂似的站著不動。
又轉(zhuǎn)向朱標,臉上的笑意藏不住。
“笑什么笑?傻站在這干嘛?聽不到你娘說餓了嗎?跟老子去做飯!”
說完,他輕輕踢了朱標一腳,領(lǐng)著他往廚房走。
“連個火都生不利索,灰頭土臉的,這種小事都干不好,將來還能指望你干什么?我要是跟你一樣懶散,早餓死在田里了,哪來你今天?”
話音越飄越遠。
朱棣獨自留在原地,腦袋一片空白。
我是誰?我在哪?我該做什么?
這三個問題再次占據(jù)了他的腦海。
剛才那一幕,徹底打敗了他對這個家的認知。
整個過程里,張徹一句話沒說,但在朱棣眼中,卻越發(fā)神秘莫測。
父皇用那樣隨意的語氣使喚他,若是換成別的皇子,怕是早就樂壞了。
可他卻無動于衷。母后甚至不惜當場頂撞父皇來替他出頭!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父皇竟然真答應(yīng)了,拉著大哥下廚去了。
皇帝親自掌勺,太子蹲著燒火。
這樣的場景,普天之下誰能吃得心安理得?
朱棣原以為這樣的人不存在。
現(xiàn)在才知道,是自己太天真。
這樣的存在,院子里就有兩位。
母后也就罷了,可你是憑什么?
他怔怔地看著張徹。
心中只剩下一個念頭:我看不懂,但我震驚無比。
“難怪爹不讓我在這拜認他,眼前這些人,還是我認識的父皇母后和大哥嗎?”
朱棣腦子亂成一團,干脆放棄了思考。
“你是?”這時,張徹忽然看向他,一臉茫然地問。
朱棣一個激靈,不等馬皇后開口,立刻自報家門。
“我是大娘的侄子,聽聞她在此休養(yǎng),便隨叔父與兄長一同前來探望?!?/p>
話音剛落,朱棣悄悄瞄了馬皇后一眼。
母后,孩兒并非有意隱瞞真相,都是父親叮囑如此行事!
張徹細細打量眼前的青年,心中略感疑惑。
自己怎么突然多出一個堂哥?
但他并未深究。
因他本就無原主記憶,這種場合,問得越多越易露餡,不如沉默是金。
馬皇后微微一笑,目光落在朱棣身上。
“棣兒別拘束,一起坐下說話。”
頓時,朱棣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想起廚房里忙前忙后的父親與兄長。
我坐在這,是否太過不合時宜?
張徹沒理會他的心思,徑直起身走入屋內(nèi),搬出一張?zhí)梢巍?/p>
朱棣望著這奇特的椅子,頗感新奇。
平日所坐之椅,皆是方正穩(wěn)重。
而這椅卻獨樹一幟,既寬且長,底腳呈弧形。
躺在上面,晃晃悠悠,怎么看都不夠莊重。
朱棣心里有點猶豫。
身為皇子,言行舉止皆有禮法約束。
這椅子,坐也不是,躺也不妥,令他頗為為難。
思忖片刻,他終究緩緩坐下。
只輕輕挨著椅沿,壓得一側(cè)下沉,重心頓失平衡。
換作常人,早已經(jīng)翻倒在地。
但朱棣自幼習武,多年的站樁功夫此刻派上用場,竟穩(wěn)穩(wěn)端坐如山。
這般舉動,看得張徹瞠目結(jié)舌。
這位堂哥,真乃奇才!
馬皇后也忍不住輕笑出聲。
“都是自家兄弟,無需拘謹,放松些?!?/p>
接著,她又向朱棣介紹道:“這是我兒子張徹,你堂弟。你們?nèi)蘸笠嗷フ諔?yīng)?!?/p>
母后發(fā)話,原本準備順勢躺下的朱棣,聽罷此言猛然一顫,差點從椅子上跌落。
什么?我又多了個兄弟?
一大早,張徹就被馬皇后叫來閑聊。
如今朱棣加入,張徹也未冷落他。
“堂兄做何營生?以前爹和大哥從未提起過你?!彼S意開口問道。
這本是一句尋常問話,卻讓朱棣陷入沉思。
至此,他也察覺到幾分不對勁。
父皇與母后不知為何認了這個兒子,對方竟完全不了解他們的身份。
他暗自嘀咕。
別說提起了,就我這樣的“堂哥”,你還有二十多個呢,一時半會都數(shù)不過來!
可親爹讓自己配合演戲,我若視而不見?
那不是自尋死路!
只是張徹這一問,實在難以回答。
該如何應(yīng)對?
朱棣焦急萬分。
爹啊,這事你怎么沒提前交代清楚!
張徹顯然是想借這個問題打開局面。如果自己隨口編一個身份,他再接著追問,到時候答不上來豈不是穿幫了?
他悄悄看向馬皇后,但她沒有理會,明顯是想讓自己應(yīng)對。
思索片刻,朱棣忽然有了主意。
“我是帶兵打仗的。”朱棣開口說道。
張徹一聽,立刻來了興趣。
“原來堂兄也是軍中之人,不知你手下統(tǒng)領(lǐng)多少兵馬?”他好奇地問。
“不多,幾萬人而已?!?/p>
朱棣心中松了口氣,幸好早有準備。
幾萬人的部隊,在朱棣看來確實不算多。這種級別的將領(lǐng),在他手下也只能勉強見到他的面。
他轉(zhuǎn)頭望向馬皇后,見她微微點頭,像是在肯定他的回答。
朱棣便徹底安心了。
張徹也看到馬皇后點頭,以為她是認同朱棣的話。
能帶幾萬人馬,怎么說也是一名將軍了。
沒想到,自家竟還有這樣一位堂兄!
父親在軍中干了十幾年,現(xiàn)在也不過是個千戶。
大哥更不濟,只是個百戶。
在張徹的打算中,想要投靠燕王,謀一份從龍之功,自然越早搭上高層越好。
如今有堂兄這層關(guān)系,自己這條咸魚是不是可以一步翻身?
他不由得興奮起來。
“聽說如今局勢還不太穩(wěn),堂兄能帶這么多兵,想必打仗的本事肯定不凡吧?”張徹繼續(xù)發(fā)問。
如今早已不是開國時的年代,統(tǒng)領(lǐng)幾萬兵馬的將軍,未必都是能征善戰(zhàn)之將。
他必須先了解堂兄的本事,才好做出安排。
這個問題,正中朱棣的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