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府還是那座大都督府,只是原本還算氣派的門庭,此刻多了幾個碗口大的窟窿,那是被陳友諒的投石機砸出來的。
朱元璋背著手,踏過滿是碎石和瓦礫的院子,一路行,一路看,最后停在了那張朱文正曾經(jīng)用來監(jiān)工的椅子前。
他伸出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拂去上面的灰塵,一言不發(fā)。
他身后,徐達、常遇春等一眾盔明甲亮的將領(lǐng)噤若寒蟬,他們能感受到大帥身上那股壓抑的怒火和……心疼。
朱元璋轉(zhuǎn)過身,看著眼前這個吊兒郎當?shù)闹蹲樱瘸稣髑笆萘艘蝗?,眼窩深陷,但那雙眼睛卻比從前更亮了。
朱元璋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朱文正的肩上,力道之大,讓后者齜了齜牙。
“驢兒,受苦了?!?/p>
朱元璋的聲音有些沙啞,眼眶微微泛紅。
驢兒,是朱文正的小名,自他父母早亡,被朱元璋夫婦收養(yǎng)后,馬皇后便時常這么叫他。
這稱呼,親近,卻也只在家人面前才用。
朱文正揉了揉肩膀,訕訕笑道:“叔,差不多得了,您老這么盯著我挺瘆人的。要不是我是大老爺們,我還以為你要那啥呢……”
如此虎狼之詞一出,原本煽情的氣氛頓時蕩然無存。
常遇春是個直性子,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又趕忙憋住,一張黑臉漲成了豬肝色。
想來,敢這么跟他這位大哥說話的,也就朱文正一人了。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侄子一眼:“沒個正形!跟咱進來,有話問你?!?/p>
……
書房內(nèi),陳設(shè)依舊,俊俏丫鬟月兒為這對叔侄奉上茶水。
叔侄二人分主賓落座,其余人等皆被屏退在外。
朱元璋看著這個侄子,心中百感交集。
來時路上,他聽鄧愈說了守城的種種驚險,尤其是那場神乎其神的蛙人夜襲,更是讓他對眼前這個從小看到大的侄子,產(chǎn)生了一種陌生的感覺。
朱文正像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等他開口,便懶洋洋地說道:“叔,守城是鄧愈、薛顯他們的功勞,夜襲能成,也是那幫水性好的弟兄們不怕死,再加上老天爺賞臉,跟我沒多大關(guān)系。”
他越是這么說,朱元璋心里反而越是熨帖。
不驕不躁,不貪功利,是成大事的樣子。
想到這里,朱文正又是一笑:“對了,小侄給您準備了份大禮,您肯定喜歡?!?/p>
說罷,他朝門外喊了一聲:“來人,把咱們的‘貴客’請上來?!?/p>
片刻之后,兩個粗壯的士兵架著一個身穿錦衣,卻形容枯槁的公子哥走了進來。
此人正是正是陳友諒的二兒子,陳理。
那陳理雙腿發(fā)軟,幾乎是被拖進來的,他一進來便看到朱文正,以及那坐在主位上的中年人。
陳理就算用屁股想也知道那人正是朱元璋,此時,他只覺得眼前一黑,竟暈了過去。
“叔,你看,陳友諒的二公子?!敝煳恼钢惱?,像是在介紹一件貨物。
“我尋思著,留著他或許有點用,于是就順手給撈回來了?!?/p>
朱元璋盯著陳理看了半晌,突然爆發(fā)出一陣震耳欲聾的大笑。“哈哈哈哈!好!好啊!咱的驢兒真是咱的福星!”
他指著陳理,笑得前仰后合,“陳友諒這個王八蛋,自稱陳漢皇帝,我看他兒子就是個軟蛋!來人,拖下去,好生看管!”
陳理被拖走后,房內(nèi)又恢復(fù)了安靜。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斂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帝王獨有的審視。
他盯著朱文正,緩緩開口:“驢兒,此番你守住洪都,居功至偉。說吧,想要什么賞賜?只要咱給得起,絕不吝嗇?!?/p>
來了。
以朱元璋的為人和性格,這看似是犒賞,實則更是試探。
如今,朱文正身為大都督,官從一品,總攬軍事大權(quán),地位甚至要遠高于徐達,常遇春這些名將,是名副其實的朱元璋下第二人。
可以說,此時的朱文正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封無可封”。
朱文正站起身,對著朱元璋深深一揖,神情是前所未有的認真:“叔,小侄不要任何封賞。”
“哦?”
朱元璋的眉毛挑了一下,饒有興致地看著他。
朱文正道:“洪都之戰(zhàn),是數(shù)萬將士用命換來的,是城中百姓忍饑挨餓熬出來的?!?/p>
“要賞,就請大帥重賞三軍,撫恤百姓。小侄年輕,寸功未立,不敢受賞?!?/p>
朱元璋沉默了,他看著朱文正清澈的眼睛,心中最后一點疑慮也煙消云散。
他點了點頭,隨即又在桌上鋪開一張地圖,指著鄱陽湖的水域,沉聲道:“陳友諒六十萬水師主力未損,如今退入鄱陽湖,正好形成了一個口袋。咱打算……”
朱元璋將自己的作戰(zhàn)計劃大致說了一遍,最后問道:“驢兒,你怎么看?”
朱文正沒有湊上去看地圖,反而退后了一步,再次拱手。
“大帥用兵如神,小侄不敢妄言。只是小侄有一事相求?!?/p>
“你說?!?/p>
“陳友諒被困鄱陽湖,一時半會兒脫不了身。但蘇州的張士誠,不可不防?!?/p>
“他若趁我軍主力與陳友諒決戰(zhàn)之時,出兵偷襲應(yīng)天,則我軍腹背受敵,后果不堪設(shè)想?!?/p>
朱文正抬起頭,目光灼灼:“所以,小侄懇請大帥,準許小侄回守應(yīng)天,為大帥看好后院,以定軍心!”
朱元璋看著這個立下不世之功的侄子,眼神深沉,難以捉摸。
朱元璋知道他這個侄子絕非貪生怕死之輩,否則也不會在這洪都城死守這么多天。
他盯著朱文正看了許久,似乎想從他臉上看出什么破綻。但朱文正的眼神坦蕩而誠懇,沒有絲毫躲閃。
良久,朱元璋緩緩點頭:“你說的……有道理。咱準了?!?/p>
得到肯定的答復(fù),朱文正卻并未起身,反而“撲通”一聲,單膝跪地。
“小侄還有一請!”
他低下頭,聲音洪亮,“小侄年輕德薄,驟居大都督之位,本就難以服眾。如今大戰(zhàn)在即,三軍不可無帥,懇請大帥收回小侄的大都督之職,另擇賢能擔任。”
辭官?!辭的還是節(jié)制內(nèi)外兵馬大都督?!
朱文正緊接著朗聲道:“小侄愿為一小卒,為大帥鎮(zhèn)守應(yīng)天!”
這一次,朱元璋是真的動容了。
“不準!”
他快步上前,一把將朱文正從地上拽了起來,虎目圓睜,罵道:“渾說!你不是賢能,誰是賢能?這大都督,咱讓你當,你就得當!”
他扶著朱文正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說道:“驢兒,你給咱記住了,這兵權(quán),只有握在你我自家人的手里,咱才放心?。 ?/p>
朱文正直到這時,心里懸著的那塊石頭才終于落地。
叔??!小侄等的就是你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