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月8日凌晨,天還沒亮,奉天城郊的公路上就傳來整齊的腳步聲。一支全副武裝的部隊正踏著積雪向兵工廠方向行進。為首的軍官身材魁梧,腰間別著一把駁殼槍,臉上寫滿了不情愿。
"團長,前面就是兵工廠了。"警衛(wèi)員小跑過來報告。
孫團長掏出懷表看了看,才凌晨四點:"通知各營,按預定方案布防。一連負責廠區(qū)外圍,二連重點車間,三連機動巡邏。"
"是!"警衛(wèi)員敬了個禮,轉身跑去傳達命令。
孫團長望著遠處兵工廠的輪廓,忍不住啐了一口:"讓老子一個作戰(zhàn)團來當保安?這不是大炮打蚊子嗎!"
天剛蒙蒙亮,陳樾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他披上棉襖打開門,通訊員小王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幾分緊張:"陳總工,廠里來了一個團的解放軍,說是內閣派來的保安團,趙廠長讓您趕緊過去。"
"保安團?"陳樾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肯定是王部長安排的。隨著兵工廠技術突破越來越多,安保工作確實該升級了。
廠部門口已經站滿了荷槍實彈的士兵。趙廠長正和一個身材高大的軍官說著什么,兩人臉色都不太好看。
"陳總工來了!"趙廠長如見救星,連忙招手,"這位是孫團長,內閣派來負責咱們廠安保工作的。"
孫團長上下打量著陳樾,眼神里帶著幾分不屑:"你就是那個'天才工程師'?看著也不怎么樣嘛。"
陳樾不卑不亢地伸出手:"孫團長好,我是陳樾。"
孫團長勉強握了握手,力道大得讓陳樾差點叫出聲來:"陳總工,我直說了吧。我們團是從前線撤下來的,戰(zhàn)士們都想打仗立功,現(xiàn)在讓我們來當保安,這不是浪費嗎?"
陳樾這才明白對方為什么一臉不痛快。他看了看周圍全副武裝的士兵,突然有了主意:"孫團長,要不我先帶您參觀一下我們的車間?"
孫團長哼了一聲:"看就看唄,反正以后也得守著這些鐵疙瘩。"
走進機加工車間,陳樾指著一排嶄新的機床介紹:"這是我們自主研發(fā)的車床、銑床、刨床..."
"停停停,"孫團長不耐煩地揮手,"我對這些不感興趣。你就告訴我,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陳樾微微一笑,走到一臺機床前,拿起一個剛加工完的槍管零件:"這個,是沖鋒槍的槍管。用我們的機床加工,精度比毛熊援助的高30%,壽命延長一倍。"
孫團長的眼神立刻變了。他接過零件仔細端詳:"真的假的?這玩意兒看著是挺精細..."
"不止如此,"陳樾領著孫團長來到另一個車間,"這是我們正在試制的輕型迫擊炮炮管,采用新工藝加工,射程能提高20%。"
孫團長眼睛都直了。作為一個老兵,他太清楚武器性能提升意味著什么了。
"孫團長,"陳樾趁熱打鐵,"我向您保證,我們廠生產的新型武器,一定優(yōu)先裝備您的部隊。您看怎么樣?"
孫團長的表情頓時多云轉晴:"哎呀,陳總工怎么不早說!保衛(wèi)兵工廠就是保衛(wèi)前線嘛!你放心,有我們團在,一只蒼蠅都飛不進來!"
當天下午,兵工廠召開了全體職工大會。趙廠長站在臺上,聲音嚴肅:"根據內閣指示,從今天起,我廠正式更名為'501農機廠'。所有人必須簽訂保密協(xié)議,嚴禁泄露任何技術信息。"
臺下頓時議論紛紛。陳樾注意到,林秀蘭等幾個大學生臉色有些不安。他悄悄走過去:"怎么了?"
"陳總工,"林秀蘭壓低聲音,"我們有些同學分配到其他單位,以前經常通信...現(xiàn)在是不是不能聯(lián)系了?"
陳樾點點頭:"暫時不能提工作上的事。不過你們可以聊些家常嘛,就說在農機廠修拖拉機。"
散會后,廠區(qū)已經大變樣。各個路口都設了崗哨,圍墻加裝了鐵絲網,重要車間門口站著雙崗。孫團長正帶著幾個參謀在廠區(qū)巡視,不時在地圖上標記著什么。
"陳總工,"孫團長看見陳樾,熱情地招手,"來看看我們的布防方案!"
陳樾走過去,只見一張廠區(qū)平面圖上密密麻麻標滿了紅藍箭頭和符號。
"這里是重點防護區(qū),"孫團長指著中央車間的位置,"我安排了一個加強排,24小時值守。家屬區(qū)這邊..."他突然壓低聲音,"聽說你們有些技術人員住在外邊?這不行,太危險了。我建議都搬到廠區(qū)宿舍來。"
陳樾想了想:"有些老師傅家里有老人孩子,搬過來不方便..."
"那就派警衛(wèi)!"孫團長斬釘截鐵地說,"技術骨干的安全必須保證?,F(xiàn)在南邊還沒完全消停,誰知道禿子會不會派特務來搞破壞?"
這話提醒了陳樾。他確實聽說過禿子黨殘余勢力在東北活動的情報??磥韮乳w派一個作戰(zhàn)團來,不是小題大做。
接下來的日子,兵工廠的安保措施越來越嚴密。進出要查證件,攜帶物品要檢查,連食堂采購的菜都要經過安檢。有些工人開始抱怨不方便,但孫團長鐵面無私:"想發(fā)牢騷可以,先把保密條例背一遍!"
1月15日,陳樾正在辦公室研究新式沖鋒槍的設計圖,突然聽到窗外一陣騷動。他推開窗戶,看見孫團長正帶著幾個士兵押著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往保衛(wèi)科走。
"怎么回事?"陳樾趕緊跑下樓。
"抓了個可疑分子,"孫團長一臉得意,"這家伙在圍墻外轉悠好幾天了,今天還想混進廠里。"
那個中年人看見陳樾,突然激動起來:"陳工!是我啊,哈爾濱機械廠的老劉!去年咱們在技術交流會上見過!"
陳樾仔細一看,還真是熟人。劉工是哈爾濱有名的機床專家,去年確實來廠里交流過。
"孫團長,這是誤會,"陳樾連忙解釋,"這位是哈機的劉工程師,自己人。"
孫團長將信將疑:"那他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劉工程師苦笑著從包里掏出一疊文件:"我是奉命來學習你們的新機床技術的,這是介紹信...誰知道剛到大門口就被按住了..."
原來,內閣決定在全國推廣奉天兵工廠的技術經驗,哈爾濱機械廠是第一個試點單位。但因為保密規(guī)定,事先沒通知廠里。
"這事鬧的..."孫團長有些尷尬地松開劉工程師,"不過也說明我們的安保工作到位嘛!"
陳樾趕緊打圓場:"孫團長也是職責所在。劉工,走,我先帶你去食堂吃頓飯壓壓驚。"
這件事后,孫團長對安保工作更加上心了。他不僅加強了對外來人員的審查,還組織全廠職工進行了三次防空演習。
"陳總工,"一天晚飯后,孫團長神秘兮兮地找到陳樾,"我有個想法..."
原來,孫團長發(fā)現(xiàn)廠區(qū)東側有一片空地,想在那里建一個靶場,讓技術工人們也學學打槍。
"萬一真有敵人打進來,咱們的技術人員不能束手就擒??!"孫團長說得頭頭是道。
陳樾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第二天,他就向趙廠長提議,把射擊訓練納入職工培訓計劃。趙廠長一拍大腿:"好!咱們這是'亦工亦兵'嘛!"
消息一出,廠里的小伙子們可高興壞了。每天下班后,靶場都排著長隊。連林秀蘭這樣的女學生都學會了打手槍,雖然第一次開槍時差點被后坐力震倒。
1月20日,陳樾正在靶場教幾個老技工使用手槍,突然聽見廠區(qū)警報聲大作。
"敵襲演練!所有人立即進入防空洞!"孫團長的聲音通過大喇叭傳遍全廠。
工人們迅速放下手中的活,有條不紊地向各個防空洞跑去。陳樾注意到,就連平時腿腳不便的王鐵錘師傅,也熟練地找到了自己的避難位置。
五分鐘后,演練結束。孫團長站在操場中央,滿意地點點頭:"不錯,比上次快了1分20秒。不過三車間的同志還是太磨蹭,明天單獨加練!"
就這樣,在孫團長的嚴格要求下,整個兵工廠的安保意識和水平都上了一個大臺階。工人們從最初的抱怨變成了理解,再到現(xiàn)在的積極配合。
1月25日晚上,陳樾加完班回宿舍,發(fā)現(xiàn)孫團長正在門口等他。
"陳總工,有個事得跟你商量。"孫團長神色嚴肅,"我們抓到兩個可疑的商販,在廠外打聽技術人員的住址。"
陳樾心里一緊:"審出什么了嗎?"
"嘴硬得很,說是賣醬油的。"孫團長冷笑一聲,"但我查過了,他們所謂的'醬油鋪子'根本不存在。已經派人去他們住的地方搜查了。"
第二天一早,孫團長興沖沖地來找陳樾:"果然有問題!在他們住處搜出了照相機和廠區(qū)地圖!"
陳樾倒吸一口涼氣。看來敵人真的盯上兵工廠了。
"你放心,"孫團長拍了拍腰間的手槍,"有我們在,他們休想得逞!不過..."他猶豫了一下,"我建議給重要技術人員配槍,特別是你。"
就這樣,陳樾得到了一把嶄新的托卡列夫手槍。他每天別在腰間,沉甸甸的,時刻提醒著他肩上的責任和危險。
1月30日,一場大雪覆蓋了整個奉天城。兵工廠銀裝素裹,顯得格外寧靜。但在看不見的地方,孫團長的戰(zhàn)士們依然堅守崗位,警惕地注視著每一個角落。
陳樾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遠處巡邏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正是這些人的默默守護,才能讓他安心地投入到技術研發(fā)中。中國的工業(yè)化之路,不僅需要先進的機床,也需要這樣忠誠的衛(wèi)士。
"陳總工,"孫團長推門進來,身上還帶著雪花,"我剛查完崗。這天兒真夠冷的!"他搓著手,從兜里掏出兩個烤紅薯,"給,趁熱吃。"
陳樾接過紅薯,熱氣騰騰的,在這寒冷的冬日里格外溫暖。兩人就著熱茶,一邊吃一邊討論著明天的安保演練計劃。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但兵工廠里,一切都井然有序,穩(wěn)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