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沈一石在書齋里品茶,管家一邊灑掃屋子,一邊講著茶樓酒肆里流傳的市井傳聞。
“如今姑蘇城里傳遍了,說那毓秀山莊的莊主王德均,嗜賭如命,偌大產(chǎn)業(yè),輸?shù)弥皇€空殼子山莊了?!?/p>
沈一石聞言,在內(nèi)心暗忖:
“原來這王德均,果然家道中落了?罷了,指望著別人指點迷津,終究是鏡花水月。
以我沈某目下處境而論,從長遠看,或是死局。然則,沈某活一日,便過一日痛快日子!
楊金水、鄭泌昌、何茂才這些老爺,不是喜好沈某的銀子、喜好沈某織的絲綢么?好!沈某就趕著孝敬!沈某一文不留,全喂與他們!待到朝廷的刀子真要落到沈某脖頸上時,沈某早已是囊空如洗!楊金水、鄭泌昌、何茂才……他們吃進去多少,就得吐出來多少!一個也跑不了,都得給沈某陪葬!”
念及于此,沈一石突然開口,問管家道:“除卻孝敬各處老爺們的銀子,還有維持工坊運轉、收購生絲、再織新綢的開銷,咱們賬上,還能剩下多少活錢?”
管家回道:“回老爺,刨除所有,能動用的現(xiàn)銀,約摸還剩七十兩?!?/p>
“七十兩……”沈一石道:“聽聞怡紅坊里有個叫蕓娘的歌伎,色藝雙絕?若為她贖身,需多少銀子?”
管家答道:“小的打聽過,那蕓娘正當紅,鴇母要價甚高,非五十兩雪花銀不肯放人?!?/p>
沈一石道:“五十兩……正好!去,取五十兩銀子,即刻去怡紅坊,把蕓娘贖出來。記住,手腳干凈些,莫要聲張。贖出來之后……徑直送到織造局楊公公的私宅去!就說是沈某特意尋來、孝敬公公的一點心意?!?/p>
數(shù)日后,織造局督辦衙門的后堂花廳里,楊金水親自執(zhí)壺給沈一石斟了一杯茶。沈一石連稱不敢,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恭謹與自得。
楊金水親熱說道:“沈老板啊,蕓娘那丫頭,甚好!甚合咱家的心意!你有心了!這份情,咱家記下了。往后啊,織造局這邊要緊的差事,咱家還得指著你多出力。鄭藩臺、何臬臺那邊,咱家自會替你美言。”
沈一石道:“全賴公公提攜!能為公公、為藩臺、臬臺大人分憂,是小人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小人定當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懈??!”
恰在此時,李玄捧著一疊文書低頭進來稟報:“干爹,這是新核的……”李玄話未說完,一抬頭,便看見坐在楊金水下首、氣定神閑的沈一石,李玄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旋即迅速堆起更謙卑的笑容,對著沈一石一揖到地:“喲,沈老板也在這兒。小的李玄,給沈老板請安了?!?/p>
沈一石頷首,“嗯”了一聲,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仿佛李玄只是個無足輕重的下人。楊金水看在眼里,只是呵呵一笑,對李玄揮揮手:“擱下吧,沒見咱家正與沈老板說話么?”
李玄唯唯諾諾放下文書,躬身退了出去。
毓秀山莊后園,王天月、王天夢、王天蕊三姐妹在草地上追逐嬉鬧,侍女幽若在一旁含笑看著。唯有六歲的王天鑾,盤膝坐在一塊平整的青石上,閉目凝神。
張嫣站在不遠處,目光溫柔的落在幼子身上,對身旁的侍女雅兒說道:“鑾兒天資著實罕見,這內(nèi)功根基,竟比他三個姐姐還要扎實些。只是……他總不愛習練拳腳招式,長此以往,終究是缺了護身的手段?!?/p>
雅兒道:“少夫人,還是由他去吧。小公子性子靜,心思都在詩詞文章、經(jīng)史子集上。拳腳外功,不過是搏殺之技,強求反壞了他心境。”
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司衙門,陸炳端坐于堂上,對翁泰北、朱七說道:“翁千戶,朱百戶,北鎮(zhèn)撫司接到密報,有人在京郊,給夏公謹上墳。”
朱七呢喃道:“夏言被斬已近十年,其案乃陛下欽定,何人敢冒此大不韙?”
陸炳道:“夏公謹為人剛直,風骨嶙峋。陸某平生,最是敬佩這等人物。著你二人查出給夏公謹上墳者是誰,但并非要拿人!爾等此行,務必秘密查訪,不可驚動任何人。若查明是何人所為,暗中加以保全!勿使其卷入無妄之災!此事干系重大,不許泄露,聽明白了?”
“卑職明白!”翁泰北與朱七齊聲領命。
數(shù)日后,京郊荒僻山道。朱七一身便裝,卻被五個持刀的山賊團團圍住。朱七雖在錦衣衛(wèi)當差,拳腳功夫卻只算尋常,對付一兩個潑皮尚可,面對五個兇悍的亡命之徒,左支右絀,險象環(huán)生。眼看一柄鋼刀就要劈中他肩頭,朱七在心中暗道了一聲:“吾命休矣”!
就在此時,翁泰北如鬼魅般掠至。他右掌看似隨意地向前一拂,雄渾罡風,轟然擊出,那五名山賊紛紛瞬間口吐鮮血,倒在地上,便再無聲息。這五人,竟是被翁泰北的一掌之威同時震斃。
朱七死里逃生,看著翁泰北的眼神充滿了感激。他將自己的酒壺扔給了翁泰北,說道:“翁千戶,救命之恩,如同再造。朱七這條命,從今往后就是您的了!”
翁泰北接過酒葫蘆,喝了一口,笑道:“甚么千戶、百戶的?若不嫌棄,我就叫你朱大哥,你便喊我翁老弟?!?/p>
“好!翁老弟!”
翁泰北、朱七二人,很快尋到夏言孤墳附近。在附近一個小村落里,他們裝作過路客商,向幾個在村口曬太陽的老農(nóng)打聽。
朱七對老農(nóng)說道:“老丈,跟您打聽個事兒,前些日子,可曾見過甚么生面孔到后山那片去?尤其是去上墳的?”
老農(nóng)回道:“上墳?后山那孤墳?嘿,前幾日倒真有個官人模樣的人來過,帶著香燭紙錢,在那墳前磕了好幾個頭呢!哭得那叫一個傷心……”
“哦?可知那人是誰?”翁泰北問道。
旁邊一個精瘦的漢子搶道:“知道!怎么不知道!是楊老爺!楊繼盛楊老爺!俺們村東頭王二狗他媳婦的娘家表舅在楊老爺府上當差,親眼看見楊老爺備的祭品!錯不了!”
“對對對,就是楊繼盛大人!”另外兩三個村民也紛紛點頭附和。
翁泰北問道:“除了你們幾個,可還有旁人看見楊大人給那墳上香?”
幾個村民面面相覷,搖了搖頭:“沒別人了吧?就我們幾個當時在附近拾柴火,瞧見了?!?/p>
“好!”翁泰北言訖,便催動內(nèi)力,雙掌卻猛然向前一推,掌風向那幾個村民拍去。那幾個村民連反應都來不及,便被翁泰北的掌風震碎了心脈,七竅流血,當場斃命。
朱七被這突如其來的殺戮驚得目瞪口呆,失聲叫道:“翁老弟,你這是何意?”
翁泰北道:“殺人滅口!楊繼盛大人,乃朝廷難得的骨鯁之臣,國之棟梁!為保全此等忠良,免其因祭拜夏言而遭構陷,死幾個知曉內(nèi)情的草芥村民,算得了甚么?難道他們的命,比楊大人的命,比朝廷的元氣還重要?”
朱七恍惚了一會兒,才說道:“翁老弟所言極是,是卑職婦人之仁了?!?/p>
毓秀山莊內(nèi)院,侍女彩鳳正陪著王天月、王天夢、王天蕊在暖閣里翻花繩,王天鑾則安靜地坐在一旁看書。張嫣走了進來,看見銅盆邊放著彩鳳換下的一雙素色布襪,還未及洗。她便走向銅盆,拿起襪兒浸入盆中清水里,挽起袖子開始搓洗。
彩鳳眼角余光瞥見張嫣在洗自己的襪子,驚呼道:“少夫人!這如何使得?”
張嫣笑道:“這如何使不得?一雙襪兒罷了?!?/p>
彩鳳道:“鳳兒雖也是天香教弟子,但在山莊里,終究是侍奉少爺、少夫人和小姐少爺們的婢子啊!這等粗活,怎能勞動少夫人親自動手?”
“彩鳳,在這毓秀山莊,我,莊主,月兒、夢兒、蕊兒、鑾兒,哪個把你當過奴婢?我們何曾不是把你當作自家人看待?我們?nèi)杖胀谝粋€屋檐下,同食同住,早已是自家人了。不僅是你,還有戚凰、林凡、姜雪、楚琳、雅兒、幽若那六位妹妹,哪個不是如同親妹妹一般?”
彩鳳聞言,一股難以言喻的親近與調(diào)皮之意涌上心頭。她帶著幾分撒嬌的意味,坐到張嫣旁邊,竟將自己的裙裾撩起,露出赤足,伸到張嫣面前,促狹道:“好!既然嫣兒姐姐口口聲聲說當我是親妹妹,那光洗襪兒可不夠誠意,請姐姐再給妹妹洗洗腳吧?!?/p>
張嫣聞言嗤笑,伸出手掌,在彩鳳的腳背上打了一下:“好你個小蹄子!得寸進尺了是吧?”
“哎呦!”彩鳳吃痛,縮回腳,揉著被拍紅的地方。
張嫣見彩鳳被打疼了,眼中立刻閃過一絲心疼和懊悔,連忙放下襪子,伸手拉過彩鳳的腳查看:“對不住,對不?。∥业暮妹妹?,是姐姐下手沒輕沒重了!打疼了吧?快讓姐姐看看!”
彩鳳見張嫣如此緊張自己,心中暖意更甚,她笑嘻嘻的抓住張嫣的手腕,說道:“既當我是親妹妹,那姐姐打了我,就得讓我打回去才公平!”
張嫣聞言,便也脫了鞋襪,露出玉足,伸到彩鳳面前,無奈又寵溺地笑道:“好好好,依你依你!今日姐姐理虧,任憑妹妹處置便是!打吧打吧,我的好妹妹?!?/p>
彩鳳得意一笑,拿過戒尺,對著張嫣伸過來的腳背,抽了下去。
“哎喲!”張嫣猝不及防,腳背傳來火辣辣的鉆痛,忍不住輕呼出聲。
“這下扯平了!嫣兒姐姐!”
“好你個小蹄子!真下狠手?。】次以趺词帐澳?!”說著便伸手去呵彩鳳的癢癢。
“哎呀!姐姐饒命!不敢了不敢了!”
翌日,山莊后園的練功場上,戚凰、林凡、姜雪、楚琳、雅兒、幽若、彩鳳,七個侍女正盤膝而坐,依照張嫣所授法門,試圖運轉“天地素心訣”的心法。
張嫣反復講解著行氣的關竅:“意守丹田,引氣歸元!氣走督脈,如春水上行,不可急躁!過玉枕關時,需神意相隨,輕柔徐緩!你們……唉!”她走到雅兒身后,一掌輕拍其背心,“這里!氣滯于此,強行沖關,是想走火入魔嗎?”
雅兒被她一拍,渾身劇震,哇地吐出一小口淤血,氣息才稍稍順暢,臉色卻蒼白如紙。其他幾人見狀,更是心慌意亂,氣息越發(fā)難以控制。
張嫣看著她們七人那不成器的樣子,尤其是看到彩鳳也憋得小臉通紅,氣息散亂,心頭一股無名之火竄了上來。她想起自己當年修煉此功時的順暢,再看看眼前這七人,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她終于按捺不住,指著七個侍女嗔怒道:“你們幾個,真是比月兒還笨!一套最基礎的導氣歸元法門,練了這么久,連門檻都摸不著!真真氣死我了!真該把你們一個個按在春凳上,狠狠打一頓屁股!看你們長不長記性!”
七個侍女聞言,均嘿嘿笑道:“月兒小姐挨了你那么多打,不也是不成器嗎?”
張嫣揮揮手道:“罷了罷了,內(nèi)功一時半會兒是沒指望了,讓我看看你們的劍法,總不至于連劍也拿不穩(wěn)吧?”
七個侍女連忙起身,各自拿起長劍,在練功場上演練起張嫣所授的天香劍法。
張嫣看的分明:這七人的劍法,單論個人,實在平平無奇。戚凰劍勢過于剛猛,失了輕靈;林凡則太過飄忽,根基不穩(wěn);姜雪、楚琳中規(guī)中矩卻毫無亮點;雅兒、幽若力道不足;彩鳳倒是靈性最佳,可惜內(nèi)力太弱,難以發(fā)揮劍法精妙。漫說是遇上一流高手,即便是遇上二流人物,也會一招落敗。
七人演練完畢,張嫣靈光一現(xiàn),朗聲說道:“戚凰,你站乾位!林凡,你站坤位!彩鳳,坎位!姜雪,離位!楚琳,震位!雅兒,巽位!幽若,艮位!”
七人不明所以,但立刻依言站好。
“聽我號令!”張嫣朗聲道:“戚凰,攻我上三路,用‘素雪紛飛’!林凡,攻我下盤,用‘弱柳扶風’!彩鳳,刺我左肋,用‘驚鴻一瞥’!姜雪,楚琳,雙劍合璧鎖我中路,用‘比翼雙飛’!雅兒,幽若,擾我側翼,用‘流風回雪’!記住,七劍同發(fā),氣機相連,攻守一體!”
隨著張嫣一聲令下,七名侍女下意識的同時出劍。剎那間,七人竟隱隱結成一個玄奧的陣仗。戚凰的剛猛、林凡的飄忽、彩鳳的靈巧、姜楚的合擊、雅幽的纏擾,七種不同的劍勢風格,在特定的方位和聯(lián)動下,竟產(chǎn)生了一種奇妙的互補與增幅。
數(shù)招過后,張嫣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好!正是如此!”
七位侍女收劍而立,她們剛才也覺察到了,當七人同心協(xié)力,按張嫣指定的方位和順序出劍時,自己的力量仿佛被放大了,劍招的威力也遠超平時。
張嫣笑道:“你們單打獨斗,難成大器。然則七人聯(lián)手,依此方位,氣機相連,劍勢相生!竟能自成一陣!此陣……便喚作‘七星劍陣’!從今日起,除了內(nèi)功、劍法,還當苦練此陣。此陣雖敵不過玄清、釋偽、花富貴、翁泰北,但若遇如春雨師太、謝滄海之流,定有一戰(zhàn)之力!”
七名侍女聞言,齊聲應道:“謹遵嫣兒姐姐之命!”
從此,毓秀山莊除了那五十名鳥銃手和十六門佛郎機炮之外,又多了一道令人不敢小覷的護法——“七星劍陣”。
紫禁城,奉天殿內(nèi)。嘉靖帝高坐龍椅,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李芳侍立御座之側,首席秉筆太監(jiān)陳洪,垂首立于階下。
兵部尚書銜、總督京營戎政、咸寧侯仇鸞,出班跪奏道:“臣,仇鸞,有本啟奏陛下!”
“講?!奔尉傅?。
仇鸞朗聲道:
“陛下!今歲俺答入寇,兵臨京師,實乃國朝百年未有之奇恥!究其根源,一在邊備廢弛,二在北虜所求不遂,鋌而走險。臣觀北虜習性,所求者,不過金帛子女、茶鹽米布之利。與其任其年年寇邊,劫掠生民,耗我大明天兵錢糧,不若仿效前朝舊例,于邊鎮(zhèn)開設馬市,以羈縻之!
開馬市者,利有三焉!其一,以我大明多余之茶、鹽、布帛、鐵器,易其良馬、牛羊、皮貨,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可解邊民匱乏之苦,充實邊軍之需!其二,市通則情通,情通則釁少。彼虜貪我財貨,必不愿輕易斷絕交易,如此可稍弭其南侵之念,保邊境數(shù)年之安!其三,市易往來,我朝可遣細作混入其中,探其虛實,察其動向,知己知彼,方為長久制虜之策!此乃‘以柔克剛,以市易弭兵禍’之上策!伏乞陛下圣裁!”
見仇鸞奏對完畢,嚴嵩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咸寧侯所奏,實乃老成謀國之言。去歲京畿震動,圣心不安,皆因虜騎肆虐。若開馬市能稍安其心,暫息兵戈,予我大明以整頓邊備、積蓄國力之良機,確為可行之策。且我朝以物易物,所費有限,而可省卻無數(shù)軍餉、免卻無數(shù)將士死傷、邊民涂炭,實為利國利民之舉。老臣附議。”
階下的李芳,仿佛一尊泥塑木雕。陸炳立于武官班列之前,垂目不語,如同置身事外。
徐階站在嚴嵩側后,心中飛快盤算:“仇鸞此議,看似有理,實則隱患重重!開馬市,無異于向俺答示弱,承認大明無力拒敵于國門之外,有損國威!且以財貨賂虜,能填其欲壑幾時?一旦不能滿足,其寇掠必更甚!再者,市易之中,鐵器、鹽茶流入虜手,豈非資敵?然則,陛下想要的是‘安寧’,且嚴嵩已表態(tài)支持,我若貿(mào)然反對,恐引帝心不悅……”于是,徐階權衡再三,最終選擇了沉默。
嘉靖道:“仇卿所奏,亦是為國分憂。然開市易,牽涉甚廣,需詳加斟酌。著內(nèi)閣會同戶部、兵部、禮部詳議章程,務求穩(wěn)妥,再行奏報。”
“臣遵旨!”仇鸞與嚴嵩齊聲應道。
當夜,楊繼盛在府邸書房內(nèi),撰寫著他的《請罷馬市疏》:
“臣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楊繼盛,昧死百拜,泣血上言!近聞廷議欲效宋人故智,開馬市以餌北虜,臣聞之,五內(nèi)俱焚,如坐針氈!此議若行,其害有十不可,其謬有五!臣請為陛下痛陳之!
其一,辱國體!堂堂天朝,不能折沖御侮于疆場,反效商賈之行,以貨賄求安,此乃自取其辱,示弱于虜,國威何存?此不可者一!
其二,懈戰(zhàn)心!開市示和,邊軍將士必以為虜患已消,武備漸弛。一旦虜情反復,何以應之?此不可者二!
其三,資寇兵!市易之中,鹽、鐵、茶、布,皆虜所急需,尤以鐵器為甚!鐵器入虜,則刀箭甲胄俱足,是假寇兵而資盜糧也!此不可者三!
其四,耗國帑!以我大明有限之財帛,填虜人無厭之欲壑!歲幣之禍,殷鑒不遠!此不可者四!
其五,啟邊釁!市易不均,或起爭執(zhí),虜性貪婪,稍不如意,即以此為借口,興兵犯境!是市易反為禍端!此不可者五!
其六,沮忠義!天下忠臣義士,聞朝廷竟以市易賂虜,必心寒意冷!士氣民心,由茲瓦解!此不可者六!
其七,結近憂!宣大諸鎮(zhèn),本為屏障。開市則虜騎常至城下,窺我虛實,結交奸民,隱患無窮!此不可者七!
其八,隳遠略!茍安于一時市易,必忘戰(zhàn)守之備,廢收復河套、犁庭掃穴之遠圖!此不可者八!
其九,壞綱紀!朝廷以利誘虜,上行下效,邊吏貪瀆,與虜交通,綱紀法度,蕩然無存!此不可者九!
其十,遺笑柄!此舉必為史書所譏,后世所笑!謂我大明君臣,怯懦無能,竟效兩宋之覆轍!此不可者十!”
接著,他又痛斥仇鸞議和之舉的“五謬”,直指其名為“弭兵”,實為“養(yǎng)癰”,將帶來無窮后患。
翌日,楊繼盛將奏疏交給內(nèi)閣,六部九卿議論紛紛。
嚴嵩府邸,嚴世蕃拿著奏疏抄本,氣急敗壞道:“爹!這楊繼盛狂悖至極!竟敢將開馬市之議比作宋人歲幣,將咸寧侯與您老都罵成了誤國奸佞!此獠不除,朝堂不寧!”
嚴嵩道:“哼!沽名釣譽,不識大體。他這是自尋死路。立刻將此疏原封不動,速速呈送西苑。一個字都不許漏。再添上一句,就說此狂徒言語惡毒,誹謗國策,動搖軍心,其心可誅!”
西苑精舍。嘉靖帝看罷楊繼盛的奏疏,大發(fā)雷霆道:“狂悖!大膽!朕的國策,豈容此等微末小臣肆意詆毀!他眼里還有沒有君父!有沒有朝廷!”
陳洪嚇得連忙跪下,李芳垂首不語。
嘉靖怒道:“傳旨!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楊繼盛,狂悖妄言,誹謗國是,動搖邊心!著即貶為狄道縣典史!即日離京,不得延誤!”
圣旨下達,楊繼盛神色平靜,毫無懼色,對著紫禁城方向深深一揖,昂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