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琳拖著行李箱沖出高鐵車廂,杭州濕潤的空氣撲面而來,帶著熟悉的桂花香。
她幾乎是跑著穿過人群,心跳快得像要沖出胸腔。出站口處,
齊偉的身影一眼就能認出來——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手里舉著一塊手繪的牌子,
上面寫著"歡迎周編輯回家"。"齊偉!"周曉琳的聲音淹沒在車站廣播和人潮中。
但他似乎心有靈犀,突然轉頭看向她的方向。四目相對的瞬間,齊偉的眼睛亮了起來,
嘴角上揚成一個燦爛的笑容。周曉琳松開行李箱,飛奔過去,一頭扎進他張開的懷抱。
"你瘦了。"齊偉緊緊抱住她,聲音有些發(fā)顫。周曉琳把臉埋在他胸前,深深吸氣,
熟悉的松木香讓她鼻子發(fā)酸。兩周的分離,在北京的孤獨與掙扎,此刻都融化在這個擁抱里。
"想你了。"她悶聲說,聲音被他的襯衫 muffled。齊偉輕笑,
胸腔的震動傳遞到她臉頰,"我也想你。"他松開一點,捧起她的臉仔細端詳,
"黑眼圈這么重,北京很辛苦?"周曉琳想否認,但在他關切的目光下,
所有偽裝都土崩瓦解。她輕輕點頭,"比想象中難。"齊偉的表情柔軟下來,
吻了吻她的額頭,"回家再說。"他一手拖起她的行李箱,一手緊緊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
仿佛怕她再次消失在人海中。杭州的夜風溫柔地拂過臉龐,周曉琳突然意識到,
這才是"回家"的感覺——不是回到一個地方,而是回到一個人身邊。"攝影展怎么樣?
"坐上出租車后,她問道。"超出預期!"齊偉的眼睛閃閃發(fā)光,"三天來了兩千多人,
媒體采訪排不過來..."他突然停下,不好意思地笑了,"抱歉,我太興奮了。""不,
我想聽。"周曉琳靠在他肩上,"所有細節(jié)。
"齊偉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展覽的盛況——觀眾的反應,媒體的評價,
甚至有幾家畫廊提出合作意向。他的聲音充滿活力,手勢生動,偶爾因為興奮而提高音量,
引得司機從后視鏡看了他們幾眼。周曉琳靜靜聽著,胸口泛起一陣復雜的情緒。
她為齊偉的成功由衷高興,但對比自己在北京的掙扎,又不禁感到一絲落寞。"對了,
"齊偉突然想起什么,"明天展覽最后一天,我留了幾張照片等你來看。
尤其是新加的'北京'系列,有你發(fā)我的那些胡同照片..."周曉琳一怔,"我拍的那些?
你也展出了?""當然!"齊偉捏了捏她的手,"你捕捉的角度很特別,
有好幾個觀眾問起攝影師呢。"這個意外的認可讓周曉琳心頭一暖。在北京孤獨的夜里,
她確實拍了不少胡同和老居民的照片發(fā)給齊偉,沒想到他會如此重視。出租車停在周家樓下。
周曉琳剛要下車,齊偉拉住她,"先別告訴家人我們到了。我想帶你去看個地方。
"十分鐘后,他們站在一棟老式公寓的三樓門前。齊偉掏出鑰匙,神秘地眨眨眼,
"閉上眼睛。"周曉琳順從地閉上眼,聽到門開的吱呀聲,然后被齊偉輕輕牽著手走進去。
一股淡淡的油漆味和木質香氣混合在一起。"可以看了。"睜開眼,
周曉琳倒吸一口氣——這是一個寬敞的loft空間,裸露的紅磚墻,高大的落地窗,
木地板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角落里擺著幾張熟悉的家具,
包括齊偉那個標志性的原木書桌。"這是...""我的新工作室,也是...家。
"齊偉的聲音有些緊張,"上周剛租下來。我想著,
以后結婚總不能一直住你父母家..."周曉琳的心臟漏跳一拍。
"結婚"這個詞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被他說出口,沒有刻意的浪漫布置,沒有精心準備的臺詞,
卻比任何求婚都真實動人。"你喜歡嗎?"齊偉輕聲問。周曉琳環(huán)顧四周,
想象著在這里生活的場景——早晨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床上,她在廚房煮咖啡,
齊偉在書房整理照片...這個畫面如此清晰,讓她的眼眶發(fā)熱。"喜歡。"她轉身抱住他,
"太喜歡了。"齊偉松了口氣,笑容點亮了整個空間,"樓上還沒裝修完,
但暗房已經弄好了。想看看嗎?"暗房在地下室,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空間。紅色安全燈下,
幾根細繩上夾著正在晾干的照片,工作臺上整齊排列著各種沖洗設備。
"這些是..."周曉琳湊近看那些照片,突然認出上面的人——是幸福里的鄰居們,
還有周家四口的各種生活瞬間。其中一張?zhí)貏e醒目:她在天臺上看星星的側臉,
月光勾勒出她柔和的輪廓。"我的'幸福里'系列新作。"齊偉站在她身后,
雙手輕輕搭在她肩上,"無論走到哪里,這里永遠是我的創(chuàng)作源泉。"周曉琳轉身面對他,
紅色燈光下,他的眼睛深邃如潭水。她踮起腳尖,吻住他的唇,
將所有思念和感動都傾注在這個吻里。回到周家已是深夜。李桂芳聽到開門聲,
從沙發(fā)上跳起來,"曉琳!怎么不告訴我們到站時間?餓不餓?
廚房還熱著..."周曉琳被母親的熱情包圍,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多想家。
餐桌上擺滿了她愛吃的菜,周大海放下報紙,默默遞來一杯熱茶,
就連周曉陽都穿著睡衣跑出來,睡眼惺忪地說:"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