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皇宮,太極殿,早朝會。
百官站列,李世民端坐龍椅之上,一股獨屬于天子的威勢環(huán)繞其身,一雙虎目,俯視群臣。
可當他目光落到魏征身上時,不禁嘴角狠狠一抽,他沒想到這田舍奴竟然真的將林平安所作的那首絕命詩繡于官袍之上。
田舍奴就是鄉(xiāng)巴佬的意思。
一眾御史的目光時不時瞟向魏征。
魏征腰板挺的筆直,對于眾人的目光毫不在意。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神色不悅:“朕已下旨,為何你們還不去赴任?”
房玄齡跨步出列,拱手道:“陛下,這分封制弊大于利,萬不可行,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長孫無忌出聲附和:“陛下,房相說的沒錯!”
李世民眉頭一皺:“大周實行分封制,國祚800多年,自大周后便沒有一個王朝的國祚能延續(xù)這么久,朕不過是借鑒大周,何錯之有?
朕讓你們?nèi)ニ沃莺挖w州赴任,而且還是世襲刺史,子孫萬代,與國同休,為何你們不愿意?”
李世民為了鞏固李唐統(tǒng)治,大肆分封宗室和功臣。
其中封房玄齡為宋州刺史,長孫無忌為趙州刺史,高士廉為申州刺史等。
魏征跨步而出:“陛下剛剛說大周的國祚延續(xù)了800多年,可后面的春秋戰(zhàn)國之亂,陛下為何不說?
還有漢初的七國之亂,陛下是連提都不帶提的!”
“呯!”
李世民豁然起身,猛的一拍龍案,怒聲喝道:“魏征,你給朕住口!”
魏征梗著脖子道:“陛下,微臣若住口,做一個泥胎木塑,那還要微臣做什么?”
接著,他環(huán)視百官:“若諸公都住口了,那朝堂豈不是成了陛下的一言堂?”
“若陛下想乾綱獨斷,大可將百官裁撤,這樣連俸祿都省了,豈不美哉?”
話落,魏征抖了抖官袍上的四句詩。
李世民氣的是渾身發(fā)顫:“魏征,你……”
魏征一臉正色:“陛下,這實行分封制就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世襲刺史世代盤踞一州,坐擁軍政大權(quán),極易形成國中之國,長此以往我大唐必會重蹈大周的春秋戰(zhàn)國之亂!”
房玄齡忙出聲附和:“是啊,陛下,老臣自是對陛下忠心耿耿,可萬一房家出現(xiàn)不肖子孫禍害大唐,老臣萬死難贖其罪!”
長孫無忌也是苦口婆心勸道:“陛下,房相說的沒錯,這世襲分封初期確實可以鞏固地方安穩(wěn),但誰也不敢保證不會出現(xiàn)不肖子孫!”
李世民對此不置可否。
魏征見狀,拱手道:“陛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陛下難道想一意孤行做一個昏君不成?”
李世民聽到這話,頓時炸毛,朝大殿門口的兩名禁衛(wèi),怒聲暴喝:“來人!將這田舍奴給朕拉下去砍了!”
兩名禁衛(wèi)快步奔了進來。
魏征對此亦然不懼:“陛下,自大唐建國以來,從無因言獲罪的先例,若陛下想開此先例,那微臣也無話可說!”
話落,他看著官袍上的詩,朗聲念道:“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p>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嘶!
此詩一出,百官皆驚。
張儉和杜根乃是東漢有名的諫臣,為人正直,不畏權(quán)貴,以直言敢諫流傳后世。
李世民臉黑如炭,怒道:“你個田舍奴還想千古留名,想都別想!”
他很清楚若今日他殺了魏征,那魏征可就真的千古留名了,而他便真成了魏征口中的昏君。
眾人聞言,都不禁松了口氣。
一眾御史看著魏征官袍上的詩,都不禁滿臉艷羨。
若自己官袍上也繡上一首,觸犯龍顏之時,慷慨激昂的念出來,那感覺想想都激動。
嗯,一會下朝了得和魏公打聽打聽,此詩出自何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