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就到了年關(guān),汴梁城被一場大雪覆蓋,街頭巷尾都掛起了紅燈籠,空氣里飄著糖炒栗子和松枝的香氣。巧工鋪也歇了業(yè),林薇讓孩子們把院子掃得干干凈凈,又在門上貼了副自己寫的春聯(lián)——上聯(lián)是“巧手營生暖寒夜”,下聯(lián)是“同心聚首度新年”,橫批“家和業(yè)興”。
除夕夜里,林薇殺了兩頭自己養(yǎng)的肥豬,又讓小三去買了些好酒好菜,滿滿當(dāng)當(dāng)擺了三大桌。孩子們穿著新做的棉襖,個個紅光滿面,圍著桌子說說笑笑,像一群快活的小麻雀。
“頭頭,你嘗嘗這個,我特意學(xué)的紅燒肉!”阿春端著一大碗肉過來,臉上沾著點醬汁,笑得格外甜。她病好后身子骨弱了些,林薇便不讓她做重活,只讓她管著后廚,沒想到倒練出了一手好廚藝。
林薇夾了一塊放進嘴里,軟糯香甜,比她前世吃過的飯館還地道:“好吃!阿春這手藝,以后能開個酒樓了?!?/p>
“才不要?!卑⒋耗樢患t,“我就想守著巧工鋪,守著頭頭和大家。”
孩子們紛紛點頭,七嘴八舌地說要一輩子跟著頭頭。林薇看著他們真誠的眼睛,心里又熱又酸,舉起酒杯道:“咱們能有今天,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一起拼出來的。這杯酒,敬咱們這個家,敬往后的好日子!”
“敬家!敬好日子!”孩子們舉著杯子,有模有樣地跟著碰杯,酒液灑了一身也不在意,笑聲震得屋頂?shù)姆e雪都簌簌往下掉。
大年初一,蘇公子帶著些年貨來看他們,看到院子里熱鬧的景象,忍不住笑道:“我就知道你們這兒最有年味兒?!彼o每個孩子都發(fā)了壓歲錢,又拉著林薇到一旁說,“年后我要回京城了,這邊的生意會交給管家打理,有什么事盡管找他。”
林薇心里一怔,隨即笑道:“公子一路順風(fēng),以后若是路過汴梁,一定要來坐坐。”
“自然會的?!碧K公子看著她,眼神里帶著些復(fù)雜的情緒,“我在京城給你尋了個機會,有個皇家采辦的差事,要做一批竹編的食盒,樣式不難,就是要精細些。若是做得好,以后說不定能常接宮里的活計?!?/p>
這簡直是天大的機緣。林薇連忙道謝:“多謝公子提攜,我們一定用心做?!?/p>
蘇公子走后,林薇把這事跟孩子們說了,大家都激動不已。小三摩拳擦掌:“頭頭,咱們肯定能做好!讓宮里的人都看看咱們巧工鋪的本事!”
年后開工,林薇便帶著大家鉆研皇家食盒的樣式。那食盒要分三層,每層都要編出不同的花紋,還要配上木底木蓋,既美觀又要結(jié)實。阿木負責(zé)做木架,林薇則帶著幾個手巧的孩子琢磨竹編的花紋,光是樣品就做廢了十幾個。
就在他們忙得熱火朝天時,張嬤嬤突然來了,臉色凝重地說:“林丫頭,出事了?!?/p>
林薇心里一沉:“嬤嬤慢慢說,出什么事了?”
“王大戶被放出來了?!睆垕邒邏旱吐曇?,“聽說他花了不少銀子打通關(guān)節(jié),還反咬了蘇公子一口,說蘇公子仗勢欺人,強占他的產(chǎn)業(yè)。知縣雖然沒敢拿蘇公子怎么樣,卻把氣撒在了咱們這些跟蘇公子有來往的人身上?!?/p>
林薇皺眉:“他想怎么樣?”
“他讓人傳話,說要你把巧工鋪讓給他,不然……”張嬤嬤頓了頓,“不然就告你拐賣孤兒,說你把孩子們當(dāng)奴工使喚。”
這招太毒了。他們這群人都是孤兒,無依無靠,真要被安上“拐賣”的罪名,根本說不清。孩子們嚇得臉色發(fā)白,丫丫躲在林薇身后,緊緊攥著她的衣角。
“他敢!”林薇眼神一冷,“巧工鋪是我們用血汗換來的,憑什么讓給他?至于拐賣孤兒,街坊鄰居誰不知道我們是互相扶持著過日子?他想誣告,也得看看有沒有人信!”
“可知縣偏幫他啊。”張嬤嬤急得直搓手,“我聽說王大戶已經(jīng)買通了幾個地痞,準(zhǔn)備去衙門告你了?!?/p>
林薇沉默片刻,忽然抬頭道:“嬤嬤放心,我有辦法?!?/p>
她當(dāng)即讓小三去請?zhí)K府的管家,又讓人把巧工鋪這幾年的賬本、孩子們的戶籍證明(她早就托人給每個孩子辦了戶籍)都整理出來。等管家來了,林薇把事情一說,管家皺著眉道:“王大戶真是狗急跳墻。這樣,你先去衙門應(yīng)訴,我立刻派人去京城給公子送信,他自有辦法料理?!?/p>
幾日后,王大戶果然告了官。知縣升堂時,王大戶帶來的地痞聲淚俱下地“作證”,說林薇如何搶了他們的孩子,如何逼著孩子們沒日沒夜地干活。王大戶則在一旁煽風(fēng)點火,說巧工鋪的銀子都是昧著良心賺來的。
林薇卻不慌不忙,先呈上了孩子們的戶籍證明,證明他們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自愿跟著她;又拿出賬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記著每個孩子的工錢和開銷,甚至還有街坊鄰居的簽名作證,證明他們從未虐待過孩子。
“大人,”林薇看向知縣,不卑不亢地說,“王大戶誣告我,無非是因為我不肯把巧工鋪讓給他。他之前尋釁滋事,毀壞我的鋪子,有蘇府管家和眾多街坊可以作證,還請大人明察?!?/p>
知縣被問得啞口無言。他本想偏袒王大戶,卻沒想到林薇準(zhǔn)備得如此充分,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判。
就在這時,衙門外傳來一聲高喊:“御史大人駕到!”
眾人一愣,只見蘇公子跟著一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正是他的父親,當(dāng)朝御史蘇大人。原來蘇公子接到消息后,特意請父親繞道汴梁,就是為了收拾王大戶。
蘇御史拿出王大戶賄賂官員、欺壓百姓的證據(jù),樁樁件件都有憑有據(jù)。知縣嚇得面如土色,連忙跪地求饒。王大戶更是癱在地上,面如死灰。
最終,王大戶被抄家問罪,知縣也被革了職。汴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都說巧工鋪的林姑娘是個有福氣的,連御史大人都為她撐腰。
風(fēng)波過后,巧工鋪的名聲更響了。皇家食盒的活計做得十分出色,宮里的娘娘很喜歡,又追加了一批訂單。林薇趁機擴大了作坊,還收了幾個徒弟,專門傳授竹編和木刻的手藝。
這年秋天,林薇站在巧工鋪的門口,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感慨萬千。從最初的破廟討飯,到如今的鋪子興旺,她帶著孩子們走過了最艱難的路,也終于在這個時代站穩(wěn)了腳跟。
阿春端著一碗新熬的桂花湯走過來,笑著說:“頭頭,蘇公子派人送了封信來,說他在京城也開了家巧工鋪,想讓咱們派人去幫忙指導(dǎo)呢?!?/p>
林薇接過信,看著上面熟悉的字跡,嘴角忍不住上揚。她回頭看了看院子里正在忙碌的孩子們,陽光灑在他們身上,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
她知道,他們的故事還遠未結(jié)束。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她和這群孩子們,會用自己的雙手,編織出更美好的未來。而她這個來自異世的“大姐頭”,也早已把這里當(dāng)成了真正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