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膠囊埋下的第二年,林未和沈硯的“離子液體綠色催化體系”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頒獎典禮那天,北京的天空藍得像塊透明的玻璃,人民大會堂前的紅旗在風里舒展,像一片流動的火焰。
小苯酚作為“小小科普員”,被邀請在后臺給院士們做講解。她穿著白色的小西裝,脖子上掛著沈父打的銀鎖,手里舉著縮小版的離子液體模型,奶聲奶氣地講:“媽媽的魔法水是淡黃色的,它能讓塑料在土里睡一覺就變成肥料,還能幫醫(yī)生做出更便宜的藥藥?!?/p>
一位頭發(fā)花白的院士笑著問:“那你長大了想做什么呀?”小苯酚把模型舉得更高:“我要做比爸爸媽媽更厲害的化學家,發(fā)明能讓空氣變甜的魔法水!”稚嫩的聲音里,藏著超越年齡的篤定,像一顆剛破土的種子,已經(jīng)知道自己要長成參天大樹。
領獎臺上,林未看著臺下的沈硯和女兒,突然想起王老師說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她舉起沉甸甸的獎杯,金屬的涼意透過指尖傳來,卻抵不過心里的滾燙。
“這個獎屬于所有相信‘教育能改變命運’的人,”她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全場,清晰而堅定,“屬于江城職院凌晨五點的自習室,那里有過我啃不懂有機化學時的眼淚;屬于省大實驗室不滅的燈,那里記錄著我們一百七十個通宵的堅持;屬于山東田埂上彎腰拾秸稈的老鄉(xiāng),他們的雙手托起了綠色產(chǎn)業(yè)的希望;更屬于每個在平凡崗位上,不肯向命運低頭的普通人——因為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點?!?/p>
掌聲雷動時,沈硯突然朝她比了那個熟悉的手勢——食指和拇指彎成環(huán),其他三指伸直,是當年省賽答辯前,他們約定的“我們能行”。林未笑著回應同樣的手勢,眼里的淚光里,映著從??频筋I獎臺的十五年,從兩個人到一個家的溫暖,從江城的蟬鳴到北京的紅旗,一路星光璀璨。
頒獎結束后,他們帶著小苯酚回了趟江城職院。新建的實驗樓前,立著塊青灰色的石碑,上面刻著“每個平凡的原料,都能合成不凡的產(chǎn)物”,是林未當年寫在學妹筆記本上的話。石碑周圍種著銀杏樹,金黃的葉子落在字上,像給時光蓋了個郵戳。
“媽媽,這是你寫的嗎?”小苯酚摸著石碑上的字,小手被陽光曬得暖暖的,眼里滿是驕傲。
“是我們一起寫的,”林未看著不遠處正在做實驗的學生,他們穿著白大褂,圍在通風櫥前討論著什么,像極了當年的自己和沈硯,“就像這些哥哥姐姐,他們也在寫屬于自己的故事,用努力當筆,用熱愛當墨?!?/p>
一個扎著馬尾的女生跑過來,手里拿著本《離子液體合成手冊》,封面已經(jīng)被翻得卷了邊,正是當年沈硯簽名的那本?!傲治磳W姐,我考上省大的研究生了!”女生的臉頰因為激動泛著紅,“現(xiàn)在跟著您的團隊做‘秸稈基藥物載體’課題,昨天剛完成第一次細胞實驗,存活率達到92%!”
她的筆記本上貼著林未的演講海報,邊角已經(jīng)磨得發(fā)亮,海報上的林未還是年輕時的模樣,眼神堅定?!拔颐看斡龅诫y題,就看看您寫的這句話,‘熱愛能填平所有鴻溝’,”女生翻開筆記本,里面記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某一頁還貼著省賽的剪報,“現(xiàn)在我也開始帶本科生了,總跟他們說您的故事,告訴他們起點從來不是終點。”
林未接過筆記本,在扉頁上寫下:“愿你如離子液體,既能溶解困難,也能催化夢想?!弊舟E里藏著當年沈硯教她寫化學方程式時的耐心,一筆一劃,都帶著溫度。
回去的路上,小苯酚睡著了,懷里還攥著那個苯環(huán)模型,嘴角微微翹著,像是在做甜甜的夢。林未看著女兒恬靜的睡顏,突然想起自己當年在江城職院自習室畫的小人——那時的紙頁已經(jīng)泛黃,畫里的兩個小人舉著試管,背景是歪歪扭扭的苯環(huán);而現(xiàn)在,畫里的人正牽著新的生命,走向更遠的未來,背景是真正的實驗室、金色的麥田和璀璨的星空。
“你看,”沈硯指著車窗外掠過的香樟樹,樹葉在陽光下綠得發(fā)亮,“當年我們在江城職院的銀杏樹下說‘要做一輩子的搭檔’,現(xiàn)在真的做到了?!?/p>
林未靠在他肩上,看著天邊的晚霞,像極了當年從江城去省大的高鐵上看到的金紅色天空。那時的蟬鳴仿佛還在耳邊,帶著夏日的燥熱和少年的憧憬;而現(xiàn)在,它變成了女兒奶聲奶氣的歌謠,變成了實驗室里儀器的嗡鳴,變成了田埂上老鄉(xiāng)們的笑聲,在時光里反復回響,變成了溫暖的和弦。
年底整理實驗室時,林未在一個舊紙箱的底層,發(fā)現(xiàn)了本被遺忘的筆記本。封面是深藍色的,邊角已經(jīng)磨損,她翻開第一頁,看到“林未 2017級專升本”的字樣,才想起這是剛入省大時用的本子。
她一頁頁往后翻,里面記滿了有機化學的筆記,某幾頁還沾著淡淡的試劑痕跡。翻到最后一頁時,一行熟悉的字跡跳了出來,是沈硯的筆跡:“2018.7.15,江城職院畢業(yè)典禮,林未的學士帽流蘇掃過臉頰,像極了三年前第一次在實驗室見她時的碎發(fā),只是眼里多了光?!毕旅娈嬛鴤€簡單的笑臉,旁邊是個歪歪扭扭的苯環(huán),和他當年在實驗報告上畫的一模一樣。
林未的指尖輕輕劃過那行字,突然想起那天的場景——陽光很烈,王老師給她撥正流蘇時說“以后就是大學生了,要繼續(xù)發(fā)光”,沈硯站在人群里,手里拿著本《高等有機化學》,說“省大見”。原來有些瞬間,早已被悄悄珍藏,變成時光里的糖。
她把筆記本放進時間膠囊的復刻版里,和新的實驗數(shù)據(jù)、小苯酚的三好學生獎狀、國家技術發(fā)明獎的證書復印件放在一起。玻璃罐外,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戶,在實驗臺上投下長長的影子,像個巨大的等號,左邊是過去,右邊是未來,中間是永不停止的反應。
那天晚上,林未在最新的筆記本上,畫下一張完整的反應式:
反應物:夢想、堅持、陪伴
催化劑:熱愛
反應條件:時光、勇氣、相信
產(chǎn)物:無數(shù)個“我們做到了”
反應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