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倩倩的 “咸魚” 準則在一次意外中,又一次破了功。
事情是這樣的。
王府每月會給雜役們發(fā)月錢,雖然少得可憐,只有幾個銅板,但也是大家盼了一個月的指望。
這個月負責發(fā)錢的是個新來的賬房先生,據(jù)說剛從鄉(xiāng)下上來,不太熟悉賬目,算錢的時候手忙腳亂,錯漏百出。
一群雜役圍著他,七嘴八舌地嚷嚷著,場面混亂不堪。
“不對啊!我這個月明明全勤,怎么少了一個銅板?”
“先生,你再算算,我這錢數(shù)好像不對!”
“哎呀,你快點行不行?磨磨蹭蹭的!”
那賬房先生被吵得滿頭大汗,拿著算盤打得噼啪響,卻越算越亂,額頭上的汗珠子滾下來,滴在賬本上,暈開一小片墨跡。
孟倩倩本來不想湊這個熱鬧,她的月錢少得可憐,早一天晚一天,多一個少一個,她都不是很在意。
但她今天要去府外的雜貨鋪買點針線,必須得領了錢才能去,只好耐著性子排在隊伍后面。
她站在那里,聽著前面的爭吵和賬房先生那磕磕絆絆的計算,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這賬算得…… 也太離譜了吧?
連最基本的加減法都能算錯,還敢來當賬房先生?
她在現(xiàn)代雖然是個社畜,但好歹也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數(shù)學基礎還是有的,這種簡單的賬目,她閉著眼睛都能算清楚。
前面一個中年雜役領了錢,數(shù)了數(shù),又嚷嚷起來:“不對不對!我這個月應該有七個銅板,你怎么只給了我五個?”
賬房先生趕緊拿起賬本,又打了一遍算盤,臉漲得通紅:“沒…… 沒錯啊,賬本上就是五個……”
“不可能!” 那雜役急了,“我每天都記著的,絕對是七個!你是不是算錯了?”
兩人爭執(zhí)不下,周圍的人也跟著起哄。
孟倩倩看得心煩,往前湊了湊,掃了一眼賬本上的記錄,又聽了聽兩人的對話,心里立刻有了數(shù)。
“是七個?!?她忍不住開口,聲音不大,但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卻異常清晰。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那賬房先生愣了一下,看著孟倩倩,有些不悅:“你一個小丫頭片子,懂什么?賬本上明明……”
“賬本上記的是你上個月的出勤天數(shù),這個月你多干了兩天,按一天一個銅板算,正好是七個?!?孟倩倩打斷他,語氣平淡,“你把兩個月的賬混在一起算了?!?/p>
賬房先生愣住了,趕緊翻到前面的記錄,對照了一下,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啊…… 是…… 是我弄錯了……” 他手忙腳亂地又給了那雜役兩個銅板,滿臉羞愧。
周圍的人都驚訝地看著孟倩倩,沒想到這個平時沉默寡言、看起來笨笨的丫頭,居然一眼就看出了問題。
“這丫頭可以啊!”
“比這賬房先生厲害多了!”
孟倩倩被眾人看得有些不自在,趕緊低下頭,想往后退。
但這時候,一個挑著擔子的小販正好路過王府后門,聽到了這邊的動靜。
這小販是個賣糖葫蘆的,經(jīng)常在王府附近轉(zhuǎn)悠,跟不少雜役都認識。他生意做得還行,但就是有個頭疼的問題 —— 算賬慢,還經(jīng)常算錯,為此虧了不少錢。
剛才孟倩倩那番話,他聽得清清楚楚,心里頓時一動。
他趕緊放下?lián)?,擠到孟倩倩面前,臉上堆起討好的笑容:“這位姑娘,剛才聽您算賬,那叫一個麻溜!您可真是厲害??!”
孟倩倩不明所以地看著他。
小販搓了搓手,帶著點不好意思又帶著點期盼地說:“姑娘,不瞞您說,我這腦子笨,算賬老是出錯,您看…… 您能不能教教我?就教我點簡單的,比如怎么快速算清楚幾串糖葫蘆多少錢之類的……”
他一邊說,一邊從擔子里拿起一串最大的糖葫蘆,遞到孟倩倩面前,臉上的笑容更加諂媚了,活脫脫一個表情包:“姑娘,您嘗嘗,這是我今天做的最好的一串,甜著呢!您就教教我吧,以后您想吃糖葫蘆,隨時找我,我給您免費!”
孟倩倩看著那串紅彤彤、裹著晶瑩糖衣的糖葫蘆,又看了看小販那充滿期盼的眼神,一時有些猶豫。
教他算賬?好像也不是什么難事……
而且,這糖葫蘆看起來…… 確實挺好吃的。
她咽了口口水,最終還是抵不住美食的誘惑,接過了糖葫蘆,小聲說:“其實…… 也沒什么技巧,就是記住乘法口訣,然后……”
她一邊吃著糖葫蘆,一邊簡單地跟小販講解了一些快速算賬的方法,都是些現(xiàn)代小學生都懂的基礎算術(shù)技巧,但在這個時代,卻讓小販聽得眼睛發(fā)亮,連連點頭。
“原來是這樣!姑娘您太厲害了!” 小販佩服得五體投地,“我以前怎么就沒想到呢!”
周圍的雜役和那個賬房先生也都聽得目瞪口呆,看著孟倩倩的眼神里充滿了敬佩。
這個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丫頭,居然懂這么多東西?
孟倩倩被眾人看得渾身不自在,趕緊把最后一顆山楂塞進嘴里,含糊不清地說了句 “我還有事”,就匆匆擠出人群,溜了。
她一邊走,一邊心里懊惱。
完了完了,又暴露了。
不就是算個賬嗎?至于這么大驚小怪的嗎?
她啃著糖葫蘆,心里把自己罵了一百遍。
孟倩倩啊孟倩倩,你就不能忍一忍嗎?非要逞這個能?
咸魚的偽裝,又裂開了一條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