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上的苔蘚浸著潮氣,檐角銅鈴蒙了層灰,風過也只啞啞響兩聲。
朱漆門板裂了縫,露出里頭暗沉的木色,推時吱呀一聲,像誰在空蕩里嘆口氣。
供桌上的牌位蒙著薄塵,燭臺里殘蠟凝得硬邦邦,早沒了火星子。
陽光斜斜從窗欞漏進來,看得見光柱里浮著的細塵,慢悠悠落,落在冰涼的石階上,落在褪色的幡旗邊角。
院里的老槐樹葉子落了半地,沒人掃,踩上去簌簌碎。
偶有鳥雀落在檐上,啄兩下就撲棱棱飛走,余下的靜,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在梁柱間撞來撞去,又輕悄悄消了影。
云氏跪在祠堂,面前攤著兩封信——
一封是族老要求她嫁給六十歲鹽商做續(xù)弦的"家書",另一封是林老夫人親筆所寫的"貴妾聘書"。
她指尖撫過祖父靈牌上"文正"二字,突然輕笑出聲。
取下發(fā)間白玉簪,她蘸著祠堂的燈油,在青磚地上寫了個"林"字?;鹈?騰"地竄起,映得她眉眼如刀。
"姑娘!"貼身丫鬟三月驚呼。
"慌什么。"云氏踩滅火苗,"去告訴老夫人——我要帶著祖父的《承平大典》手稿進門。"
————————————————————
晨霧還未散盡,青石板路上凝著露水,踩上去悄然無聲。
林大管家立在最前頭,身后跟著八個青衣小廝、四個婆子,排場雖足,卻獨獨缺了該有的喜樂儀仗。
遠處一艘烏篷船緩緩靠岸,船頭立著個素衣女子,身姿如竹,衣袂被江風拂起,似一抹淡墨染在蒼茫水色間。
云氏未戴珠翠,只一支白玉簪松松綰著青絲,懷里抱著個紫檀木匣——那是她祖父留下的《松雪齋集》孤本。
她腳步很穩(wěn),踏上碼頭時,木屐在青石上叩出清響,竟讓幾個婆子不自覺地退了半步。
林大管家上前行禮,話里帶著三分試探:"表小姐一路辛苦,太太原要親自來接,只是晨起有些頭疼.................."
云氏微微一笑,指尖在木匣上輕叩兩下:"無妨。倒是這匣子里的書怕潮,勞煩管家備些蕓香草。"
她目光掃過眾人,在某婆子腕上的金鐲頓了頓——那可不是一個下人可以戴的。
林府的朱漆大門只開了側邊一扇,門楣上"蘭臺世家"的匾額新擦了金粉,卻在晨光中顯出幾分刺目。
云氏駐足仰頭,忽然從袖中取出一方素帕,輕輕掩住口鼻。
"表小姐?"
"沒事。"她垂眸,"只是這漆味...有些重。"
穿過影壁時,突然潑來一盆洗過胭脂的水。
云氏倏地側身,水花只濺濕了裙角,卻把懷中的木匣護得嚴實。
潑水的丫鬟嚇得跪地,卻聽云氏溫聲道:"早起勞作不易,這錢拿去買雙新鞋。"
說著拋去一塊碎銀——正滾進那丫鬟松脫的鞋尖破洞里。
榮禧堂的地龍燒得太熱,云氏才進門,額角就沁出細汗。
賈敏歪在貴妃榻上,慢條斯理地撥弄鎏金手爐,足足晾了她半盞茶時間。
"表妹來得不巧。"賈敏忽然開口,"原該讓老爺也見見的,偏他今早被鹽政衙門請去了。"
她故意用爐鉤挑起塊香餅,"聽說妹妹帶了先云司業(yè)的遺物?"
云氏不慌不忙打開木匣,取出的卻不是書,而是一封泛黃的信箋:"林夫人誤會了。臣女此來,只為送還林表哥當年落在先父處的課業(yè)批注。"
她展開信紙,露出林如海少年時稚嫩的筆跡——"論鹽鐵之利"四字下,朱筆批著"可造之材"。
賈敏的爐鉤"當啷"落地。
"云丫頭,到我身邊來。"林老夫人抬了抬手,腕間的沉香木念珠在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光澤。
云氏剛邁進門檻,就聽見茶盞重重擱在案幾上的聲響。
她垂眸行禮,發(fā)間的白玉簪映著窗外透進來的天光,在青磚地上投下一道清冷的影子。
"這是你敏姐姐。"老夫人枯瘦的手指點了點主座方向,特意在稱呼上咬重了音,"往后你們姐妹要好好相處。"
賈敏搭在扶手上的指尖微微發(fā)白。
她看著云氏腰間那串東珠禁步——五顆明珠在行走間流轉的光華,竟比自己鳳釵上的南洋珠還要奪目。
"表妹這身衣裳..."賈敏剛開口,老夫人忽然咳嗽起來。
云氏立即從袖中取出素帕,帕角繡著的松枝紋樣讓賈敏瞳孔一縮——那是云家族徽。
"云丫頭知我畏寒。"老夫人就著云氏的手抿了口參茶,忽然對滿屋子下人道:"都愣著做什么?沒見表小姐的裙角沾了露水?"
話音未落,兩個粗使婆子已經(jīng)捧著熏籠跪在了云氏腳邊。
賈敏看著那銀絲炭上升起的裊裊青煙,忽然想起今晨自己房里的地龍竟還沒燒熱。
窗外一陣風過,吹得檐下的鐵馬叮當作響。那聲音清脆得刺耳,像極了當年她出嫁時,母親給她戴上的那對金鈴鐺。
賈敏端坐著,指尖輕輕敲擊案幾,臉上帶著溫婉的笑,眼底卻冷如寒霜。
“云妹妹初來乍到,住得偏遠些,也好靜心養(yǎng)性?!彼崧暤溃抗鈷哌^云氏素凈的衣裙,“西邊那處‘清竹院’雖小,倒也雅致。”
話音未落,林老夫人的鳩杖重重敲在地磚上,發(fā)出沉悶的聲響。
“清竹院?”老夫人冷笑,“那屋子陰濕,連地龍都沒通,你是想讓她凍出病來?”
賈敏笑容微僵,剛要辯解,老夫人已直接下令:“云丫頭搬去‘漱玉軒’,離我近些,也好早晚侍奉。”
漱玉軒——那是僅次于正院的住處,向來是給嫡子正妻預備的。
賈敏指尖掐進掌心,卻只能低頭應聲:“是,母親安排得周到?!?/p>
賈敏特意命人備了滾燙的茶,笑吟吟道:“云妹妹,既入了林家的門,也該學學規(guī)矩。今日,便由你給母親奉茶吧?!?/p>
云氏垂眸,恭敬接過茶盤。剛走到賈敏身旁,一旁的丫鬟彩屏“不慎”絆了一下,整盞熱茶傾翻,滾水潑在云氏手上。
“??!”彩屏夸張地驚叫一聲,卻絲毫沒有去扶的意思。
云氏手背瞬間紅腫,可她連眉頭都沒皺一下,只是緩緩收回手,輕聲道:“是臣女手拙,驚擾太太了。”
賈敏盯著她平靜的臉,心中莫名一寒——這女人,竟連痛都不喊一聲?
林老夫人聞言看去,云氏的手已敷了藥,可燙傷處仍泛著駭人的紅。
“好一個‘手拙’!”老夫人冷笑,鳩杖直指彩屏,“這賤婢連端茶都不會,留著何用?拖出去,打二十板子,發(fā)賣出去!”
彩屏臉色慘白,撲通跪下:“太太救命!奴婢真的不是故意的!”
賈敏強撐著笑道:“母親,彩屏跟了我多年,一時失手……”
“失手?”老夫人目光如刀,“那明日我也‘失手’潑你一盞熱茶,如何?”
賈敏噎住,再不敢多言。
夜深人靜,云氏獨自坐在窗前,看著手上纏著的細布。
丫鬟心疼道:“姑娘何必忍著?明明可以躲開的……”
云氏輕輕搖頭,唇角勾起一抹極淡的笑:“這一盞茶,換她一個心腹,值了。”
窗外,風吹過竹林,沙沙作響,掩去了遠處彩屏被拖走時的哭嚎聲。
—————————————————————
暮色沉沉,林府的朱漆大門被緩緩推開。
林如海一身靛青官袍未換,眉宇間帶著鹽政衙門議事的疲憊。
他剛踏入前院,就聽見正廳方向傳來一陣爭執(zhí)聲——是賈敏的貼身丫鬟彩屏在厲聲訓斥下人。(彩屏是另一個丫鬟,補上來改了名字)
“怎么回事?”他皺眉問道。
管家林忠快步上前,低聲道:“回老爺,老夫人今日讓云姨娘搬進了漱玉軒,太太有些不悅……”
林如海腳步一頓。漱玉軒緊挨著他的書房,是正室夫人才能住的偏院。
林如海剛轉過影壁,就看見賈敏站在廊下,臉色煞白。
她對面站著云氏,素衣淡妝,腰間卻系著那串顯眼的東珠禁步。
“老爺!”賈敏一見他,眼圈立刻紅了,“妾身不過是按規(guī)矩安排住處,母親卻……”
林如海還未開口,林老夫人的聲音就從內堂傳來:“如海,進來?!?/p>
燭火搖曳,林老夫人端坐在主位,手邊放著一封拆開的信。
林如海一眼認出,那是他恩師云老太爺?shù)墓P跡。
“你老師臨終前將這封信交給我。”老夫人聲音平靜,“他說,若有一日你糊涂了,就讓我拿給你看?!?/p>
信箋展開,上面只有八個字—— 君子重諾,勿負初心
林如海手指微顫。
當年他在云家求學,曾跪在恩師病榻前發(fā)誓,此生必善待云家后人。
林如海指尖摩挲著青瓷盞沿,茶湯里浮沉的君山銀針漸漸沉底。
窗外雨打芭蕉聲里,他望著恩師臨終前贈的那幅《寒江獨釣圖》,忽然開口:"云表妹...當真愿意?"
燭火"噼啪"爆了個燈花,映得對面女子素衣上的暗紋忽明忽暗。
云氏捧著茶盞的指節(jié)發(fā)白,聲音卻穩(wěn):"父親頭七那日,族里就來人說要過繼堂兄承嗣。若沒有表哥周旋..............."
她喉頭動了動,咽下后半句——那些被翻箱倒柜"清點嫁妝"的夜晚,祠堂里"失手"打翻的油燈...
“云氏的事,你打算如何?”老夫人直視兒子。
林如海沉默良久,終于開口:“兒子……明白了?!?/p>
他轉身走向門外,看見賈敏仍立在原地,眼中含淚。
而云氏已悄然退回廊柱陰影處,素白的衣袖被夜風吹起,像一片隨時會消散的霧。
林如海閉了閉眼,對賈敏道:“明日,你親自帶人去收拾漱玉軒?!?/p>
賈敏身子一晃,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
入府那日沒有喜樂,連風都壓著聲兒。
朱漆大門半開著,沒掛紅綢,也無鼓樂,只有兩個門房垂著手站在陰影里,眼神木然地掃過來,又低下去。
石階縫里積著薄塵,廊下的宮燈蒙著灰,沒點燭火,像雙雙閉著的眼。
往里走時,青磚地涼得滲人,兩側的回廊空蕩蕩的,偶有個仆婦匆匆走過,也是低著頭快步疾行,連裙擺掃過欄桿的聲響都輕得怕人。
天是陰的,鉛灰色云壓得低,把庭院里的花木都襯得蔫蔫的。
石榴樹的葉子垂著,花瓣落了一地,沒人拾;魚缸里的水渾著,幾條金魚沉在缸底,連吐泡泡的勁兒都似沒了。
整個院子靜得厲害,只有自己的腳步聲,在空蕩里一聲聲撞著,格外清,也格外冷。
云氏自己挽的發(fā)髻,只簪一支白玉響鈴簪——那是及笄時父親所贈。
鏡中突然多出一雙戴翡翠護甲的手,林老夫人親自為她披上淺金云紋比甲:"好孩子,這料子是用你祖父當年賞的御賜云錦裁的。"
銅鏡反射出窗外一抹石榴紅裙角,云氏突然按住老夫人手腕:"媳婦愚鈍,往后..."
她蘸著胭脂,在妝臺上寫下"賈"字又迅速抹去。
老夫人瞳孔驟縮——那胭脂竟是從云氏指甲縫里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