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zāi)的差事,我自然不會去和吳王搶。
儲位高懸,圣上雖然看似云淡風(fēng)輕,實則肯定在暗中觀察。
這個時候,誰蹦噠得越歡,誰就越會成為眾矢之的。
但吳王向來高調(diào),一定會爭這個差事,我又暗中安排了幾個朝臣在朝堂之上力薦吳王,最后這趟肥差,果然落在了他的身上。
其實就算吳王不想貪,也架不住下面幾百口子擁護他的官員都張著嘴想要分一杯羹。
于是這次賑災(zāi),又變成了吳王一派大小官員的狂歡,銀子一分都沒有花在受災(zāi)百姓身上。
吳王自以為還和以前一樣可以瞞天過海,可他根本想不到暗中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
他還未從冀中回來,御史臺參奏吳王貪贓賑災(zāi)銀子,不顧百姓生死的折子就遞到了圣上的案頭。
說來也巧,此次的參奏如此之快,就是因為御史大夫原籍正是冀中,受災(zāi)最嚴(yán)重的幾個縣就是他的老家。
活不下去的鄉(xiāng)親鄰里,一路討飯上京找到故人尋求庇護,這才揭露了吳王賑災(zāi)的騙局。
御史大夫閻逸風(fēng)沉痛不已,朝堂上怒斥吳王為一己私利,置天下百姓不顧。
圣上大怒,這回調(diào)查連欽差都不用派了,人證已經(jīng)直接送到面前,吳王這次算是踢到了鐵板。
幾萬兩雪花銀吞下去,那些貪贓的官員還沒來得及消化,就都被下獄,流放的流放,砍腦袋的砍腦袋。
吳王更是被褫奪了親王位,勒令關(guān)在府中思過。
吳王一黨受到了重創(chuàng),朝中各派勢力來了一個大洗牌,局勢更加錯綜復(fù)雜。
就在這樣人人自危的時刻,引起這次官場大地震的始作俑者,御史大夫閻逸風(fēng)卻告假回了老家去探親。
和他一起去的,還有我,長寧公主。
那段時間京城上下都傳瘋了,長寧公主在閻大人剛中狀元時就一見傾心,頻頻示好,怎奈閻大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妻子,公主也只能委屈地作罷。
可惜閻大人的妻子沒福氣,狀元夫人當(dāng)了沒幾日便病故了,長寧公主便又巴巴地貼了上去。
這次心上人的家鄉(xiāng)遇災(zāi),鄉(xiāng)親父老都求到了御史府門前,公主為了討閻大人歡心,豪氣地自掏荷包,和他回鄉(xiāng)慰問災(zāi)民。
連圣上都有耳聞,他無奈地笑道:
“朕這個妹妹,什么都好,就是容易被色所誤…“
臨行前還特意將我招進宮去,調(diào)侃著問我要不要賜婚,我為難地?fù)u搖頭:
”閻大人…怕是會不喜,況且,我也怕耽誤了他的仕途…“
本朝有制,駙馬不得參政。
圣上一臉恨鐵不成鋼:
“長寧,你堂堂公主,怎么…怎么這樣沒出息?“
我低頭作卑微狀,但咬緊了牙關(guān)沒答應(yīng)賜婚的事。
開玩笑,和他成親,我那些俊俏的面首怎么辦?我可沒興趣整日只對著一個人。
這么一鬧,京中人人都知道,閻逸風(fēng)有長寧公主罩著,輕易動不得,還有更多不服氣的人嘲諷他靠裙帶上位。
我有些過意不去:
“這次,委屈閻大人被這樣誤解?!?/p>
誰知,他卻并不在意地說:
“能和公主牽扯在一起,是臣的福氣?!?/p>
我:…
誰來告訴我,這個曾經(jīng)對我不假辭色的人為何如今說起騷話來一套一套的。
我無語望天,情節(jié),你猜到了這結(jié)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