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稱帝后第二年,蜀漢那邊傳來一個重磅消息:劉備已然稱帝,此刻正忙著整軍備戰(zhàn)呢,這架勢,估計今年就要揮師征討東吳,為關羽報仇雪恨。
曹丕得知這個消息后,趕忙在朝堂上跟大臣們說道:“諸位愛卿,聽聞劉備要征討東吳,你們對此有啥什么看法呀?”。
議事大廳中尚書令陳群,侍中辛毗,太尉賈詡,大司馬曹仁,大將軍夏侯惇,尚書右仆射司馬懿等一眾官員,聽聞這個消息后,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這時,曹仁率先站出來,激動地說道“陛下,東吳肯定招架不住兩線作戰(zhàn),咱們只要瞅準劉備攻打東吳的時機,跟著出兵,就能報赤壁之仇!”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后,江陵城被搶走,曹仁心里這口氣可一直憋著。
“臣也覺得應該夾擊東吳,出出這口惡氣!”夏侯惇在一旁連忙附和。
司馬懿慢悠悠地開口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嘛,劉備長途奔襲,東吳以逸待勞,咱吶,就耐心等著他們兩敗俱傷。再者說,西蜀伐吳,說不定是諸葛亮那老狐貍設的計,咱可能輕舉妄動?!?/p>
“臣認為,現在兩方局勢還不明朗,要是貿然出兵,說不定又把他們逼到一塊兒去了。不如等局勢明朗些,再做決斷?!薄岸臼俊辟Z詡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陳群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咱能不能趁著西蜀兵力空虛,出兵攻打漢中呢?”
辛毗卻不贊同,連忙說道:“不可不可,咱大魏剛成立不久,當下還是得先穩(wěn)住國內局勢啊?!?/p>
司馬懿接著補充:“各位,咱們目前的主力部隊都在陳倉、長安一線呢。雖說劉備集結兵力準備伐吳,可他到底動沒動用漢中的守軍,還不清楚,這時候貿然進攻蜀漢,怕是撈不著啥好處?!?/p>
曹丕聽著群臣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心里也慢慢有了主意。十幾年前赤壁那一場大火,幾乎讓曹魏的水軍全軍覆沒,到現在都還沒有緩過勁來呢,而且自己剛登基,國內各方勢力還沒有完全掌控住,雖說對東吳也有一肚子氣,但真要跟東吳開戰(zhàn),眼下還真不是時候。
曹丕思索一番后,總結道“各位說都在理,目前攻蜀時機尚不成熟,我們水軍實力也還不行,夏侯尚正帶著青州軍護送父皇靈柩回鄴安葬,這時候要向南調兵,那可太難了。想迅速對蜀、吳發(fā)動進攻,不太現實。依朕看,咱們還是先靜觀其變吧。”
沒過幾個月,劉備果然按耐不住,發(fā)了狠,帶著大軍氣勢洶洶地攻打東吳來了。一開始,劉備軍那叫一個勢如破竹,一路猛進,眨眼間就攻入了荊州地界。孫權這邊可著急了,趕忙派人找劉備求和,可劉備正憋著一肚子火呢,壓根就不答應,孫權這下沒轍了,眼珠子一轉,嘿,把主意打到了曹丕這兒,趕忙派人送來一封投誠書。
這投誠書里寫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自漢室衰敗,天下大亂以來,豪杰并起,四處都是戰(zhàn)火紛飛。陛下您順應天命,受禪登基,開創(chuàng)大魏,這可是天命所歸,天下人都盼著呢!我孫權偏居江東一隅,雖說平日里也殫精竭慮,一心想著保境安民,可心里頭清楚,自己這點力量,跟陛下您的中原盛勢相比,那可差得遠了。如今劉備因為關羽的事兒,發(fā)了瘋似的,帶著傾國之兵前來問罪。他那架勢,就跟要把東吳一口吞了似的。我東吳現在的處境,就跟那壘起來的雞蛋,危險得很,說不定哪天就完犢子了。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左思右想,實在沒別的辦法,職能向陛下您稱臣,懇請陛下您幫幫忙,救救我們東吳這危急的局面。我孫權以后啊,一定對陛下您盡臣子的本分,絕對忠心不二。東吳這地兒,雖說偏遠了點,但也愿意做陛下您的藩屬,以后每年都給您納貢,年年都來稱臣。這不,我特意準備了江南明珠千科,顆顆都璀璨奪目,能把黑夜照的跟白天似的;還有精美的蜀錦萬匹,那色澤、那質地,簡直沒得說;另外還有稀世的香料百箱,香氣撲鼻,聞著都讓人陶醉。希望陛下您能笑納,也算是我孫權表表心意。我深知陛下您英明神武,啥事兒都看得清清楚楚。我這次稱臣,那可絕對不是權宜之計,是打心眼里就想歸附大魏。要是我有二心,天打雷劈,讓我受那萬劫不復的懲罰。還望陛下您可憐可憐東吳的百姓,別讓他們遭受生靈涂炭之苦。要是陛下您能念在我一片忠誠的份上,出兵幫襯幫襯,要么牽制一下劉備的后方,要么斷了他的糧道,讓劉備顧頭顧不了尾,我孫權一定感恩戴德,永遠記著陛下您的大恩大德。以后啊,我肯定謹遵陛下您的教誨,幫陛下您守好邊疆。要是有外敵來犯,東吳絕對第一個沖上去,當大魏的屏障,就算赴湯蹈火,也絕不退縮。再次懇請陛下您恩準,我孫權在這兒惶恐不安地等著陛下您的答復?!?/p>
東吳向曹魏稱臣的事兒,曹丕拿到信一看,心里就跟明鏡似的,知道孫權這是怕自己趁機夾擊東吳呢。不過曹丕也高興啊,他正想著看劉備和孫權這倆家伙互相消耗。于是,曹丕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孫權稱臣的請求,還大手一揮,封孫權為吳王,順便寫了封回信給孫權,信里就一句話“將軍其亢厲威武,勉蹈奇功,以稱吾意”。但曹丕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要求東吳把世子孫登送到洛陽來當人質。
使者回到東吳,孫權一看,這可不行啊,現在正跟劉備打得火熱呢,哪能把兒子送出去,而且曹丕只是給了個虛名,啥實際點的好處都沒有。于是,孫權就找了個借口,說現在正忙著跟劉備打仗呢,等這仗打完了,馬上就把孫登送過去。
時光匆匆,一轉眼就到了黃初三年的夏天。嘿,你說這年夏天邪乎不,熱得那叫一個離譜,尤其是夷陵那塊兒,簡直就跟個大火爐似的。江面上又濕又熱,蜀軍那些士兵們都受不了了,不少人都生病了,船上又沒個遮陽的地兒,沒辦法,劉備只能讓軍隊全部躲到附近的樹林里去扎營避暑。這可讓東吳瞅見機會了,東吳那可是用火攻的行家,再次使出火計這一招。這一把火下去,可不得了,把劉備的大軍燒得七零八落,劉備大敗逃至白帝城。經此一役,劉備身心俱疲,最終在白帝城一病不起,溘然長逝。
夷陵之戰(zhàn)剛落下帷幕,曹丕便舊事重提,再度要求東吳把世子送到洛陽來,孫權呢,依舊是各種借口推脫,就是不送。曹丕也明白孫權這貨根本就不是真心歸附,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恰好東吳剛和蜀漢打完這一仗,國力損耗,人困馬乏,曹丕尋思著,這可是個絕佳的借口,正好派兵去試探試探東吳的實力。而且,曹丕自己也憋著一股勁,他也想像他老爹曹操那樣,立下赫赫戰(zhàn)功,好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威望。
雖說朝中有些謀士站出來反對開戰(zhàn),覺得時機未到,可架不住大多數武官都熱血上頭,紛紛支持曹丕的決定。曹丕一看這架勢,心里那叫一個美,大手一揮,任命曹休,曹仁,曹真為統(tǒng)帥,張郃、張遼、徐晃等一眾猛將為副將,點起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就往南方殺去,大有一舉吞并東吳的氣勢。
這三路大軍,分工明確。曹仁負責中路,目標直至濡須;曹休打東路,進攻洞浦;曹真則在西路,率軍圍攻江陵。曹丕自己呢,則坐鎮(zhèn)宛城,統(tǒng)籌全局。
咱們先把目光聚焦到中路戰(zhàn)場。東吳這邊負責鎮(zhèn)守濡須的是朱桓。曹仁賬下有個謀士叫蔣濟,這人鬼點子挺多,他給曹仁獻上一計:“大帥,咱們兵多,得分兵去襲擊羨溪。你想想,羨溪那可是吳軍家屬的駐地,朱桓得知消息,必定分兵去援救。等他一分散兵力,咱們就集中主力,直取濡須,這可是個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曹仁一聽,眼睛放光,一拍大腿“此計甚妙!就這么辦!”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朱桓的大帳里?!皥?!魏軍派兵進攻羨溪!”傳令兵氣喘吁吁地進來報告。朱桓聽了戰(zhàn)報,腦子飛速運轉起來:“這魏軍肯定是知道我軍兵力少,故意使這招,想讓我首尾難顧。可羨溪要是丟了,我軍軍心就會不穩(wěn),而且濡須會被包圍,這仗就難打了?!敝旎嘎砸凰妓?,果斷下令:“嚴圭聽令!你帶三千精兵,火速前往羨溪防守。到了那兒,只需閉門不出,堅守城池即可?!薄暗昧睿 眹拦缃舆^兵符,轉身走出大帳,點齊人馬,風風火火地奔赴羨溪。
朱桓手頭原本就只有八千守軍,這一下子分出去三千,如今只剩下五千人。可他呢,一點兒都不慌,心里暗自盤算著:曹軍遠道而來,一路奔波,早已疲憊不堪。而我軍以逸待勞,占據主場優(yōu)勢,只要戰(zhàn)略得當,必定能讓曹軍有來無回。朱桓一邊這么想著,一邊又緊鑼密鼓地做了一系列戰(zhàn)略部署。
再說曹軍這邊,看到東吳果然分兵去防守羨溪了,曹仁那叫一個得意,覺得自己這計策簡直太妙了,馬上催促軍隊加快行軍速度。兩天之后,曹軍抵達濡須外五里的山谷,正好碰上了在此等候的吳軍。只見吳軍出陣的只有約兩千人,不過這些可都是朱桓精細挑選出來的猛士,各個精神抖擻,眼神中透著一股狠勁。
朱桓騎著馬,來到陣前,對著眾將士大聲喊道:“將士們聽好了!兩軍交戰(zhàn),勝負的關鍵在于將領,而不是兵力多少,那曹仁雖說在防守方面有點名氣,可論進攻,他根本就不是我的對手。曹軍一路步行千里來此,早已人困馬乏,疲憊不堪,在咱們眼里,他們根本就不足為懼!弟兄們,隨我沖!”朱桓這一番話,那是激情澎湃,振臂一呼,瞬間點燃了吳軍的斗志。
吳軍士兵們一聽主將這話,士氣大振,吶喊著就朝著曹軍沖了過去。曹軍一開始還沒把這區(qū)區(qū)兩千吳軍放在眼里,心想就這么點人,還不夠塞牙縫的呢??烧l知道,這吳軍一沖過來,那氣勢洶洶,勇猛無比,曹軍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擂起戰(zhàn)鼓,全軍出擊,迎戰(zhàn)吳軍。
剎那間,雙方士兵就戰(zhàn)成了一團,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場面十分混亂。打了沒多久,奇怪的事兒發(fā)生了,吳軍突然鳴金收兵,開始往后撤。曹仁在后方看到這一幕,心里樂開了花,心想這吳軍肯定是打不過了,想跑?沒那么容易!他立即下令各軍追擊。
可這濡須口的地形特殊,兩邊是山,中間夾著一條河,曹軍這一追擊,大軍根本就無法完全展開,吳軍往后撤了三里地,曹軍在后面追,慢慢地就拉成了一條長蛇形。士兵們跑了這么遠,早就累得氣喘吁吁,疲憊不堪了。
就在這時,就聽山上一陣巨響,大量的石頭、斷木如雨點般落下,一下子就把曹軍截成了兩半。緊接著,山上射出無數火箭矢,沖在最前面的曹軍副將常雕、諸葛虔躲避不及,被當場射殺。朱桓一看時機到了,立刻回頭反擊曹軍。他一馬當先,手持長槍,如猛虎下山一般沖入敵陣,一槍就刺在王雙的肩上,王雙慘叫一聲,被挑落下馬。士兵們一擁而上,將王雙五花大綁,抓了起來。
曹泰所部見狀,想沖破阻礙,繼續(xù)進攻,可試了好幾次,都無法突破吳軍的防線。曹仁這時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心里那個懊悔啊。沒辦法,他只能無奈地下令退兵。
這一仗,朱桓可真是大獲全勝,斬殺了一千敵軍,還俘獲了四千多人。曹仁呢,灰溜溜地退回到橐皋。他想想自己都年過半百了,這一輩子打過無數仗,可像今天這樣慘敗,還是頭一回。曹仁越想越氣,急火攻心,“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當場就昏倒在地。
再看西路,曹真帶著北方精銳殺向江陵時,像極了帶著滿級裝備開新副本的氪金玩家。這位大將軍開局意外順利——孫盛的部隊在江陵城外還沒做好準備,就被他打了個措手不及。
潘璋為救援江陵,火急火燎地趕了過去,怎奈魏軍太過生猛,硬是把潘璋給擊退了。不過,江陵城有個猛人朱然守城,這朱然可跟一般人不一樣。別人守城,那是老老實實縮在城里,一門心思加固城防,可他朱然偏不,江陵的城墻被關二爺修的又高又厚,強攻是肯定攻不進來的,朱然一點也不擔心,天天就在城墻上晃悠,跟個巡邏的小頭目似的,眼睛瞪得像銅鈴,專門盯著魏軍哪里有破綻。
他的副將見狀,忍不住上前勸道:“將軍,您天天在這城墻上晃悠,萬一有個閃失可如何是好?”朱然哈哈一笑,拍了拍副將的肩膀說:“怕啥,我朱然要是天天躲在城里,魏軍還以為我怕了他們呢。我就得在這城墻上盯著,瞅準時機,給他們來個出其不意!”
一到晚上,朱然就跟換了個人似的,立馬派兵出去襲擾魏軍。你還別說,他這招還真管用,硬是攻破了魏軍兩座軍營。這可把魏軍給氣壞了,于是就鐵了心把江陵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這一圍,就是整整六個月。饒是朱然再勇猛,此時城中物資漸少,士兵們也疲憊不堪,他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了。這時,又有副將憂心忡忡地來報:“將軍,咱們城中糧草快撐不住了,這可如何是好?”朱然皺了皺眉頭,沉思片刻后說道:“慌什么,咱們江陵城易守難攻,魏軍也討不了好去。咱們再堅持堅持,說不定轉機馬上就來了。”
可魏軍的日子也沒好到哪兒去。要知道,北方哪有南方這么多蚊蟲啊,這到了江陵,可倒好,蚊蟲成群結隊,跟不要命似的往魏軍士兵身上招呼。沒出多久,三成的魏軍士兵都病倒了,一個個有氣無力,哪還有力氣攻城啊。
這邊朱然在城里苦苦支撐,那邊潘璋也沒閑著。他時不時就過來襲擾魏軍,如同陰魂不散一般,讓魏軍防不勝防。后來,潘璋更是來了個神操作,切斷了中州浮橋。這一下,夏侯尚那一部可就成了甕中之鱉,插翅難逃了。曹真一看這情況,心里那叫一個郁悶,無奈地長嘆一聲:“罷了罷了,此番江陵怕是拿不下了,傳令撤軍!”
這一場江陵保衛(wèi)戰(zhàn),朱然和潘璋靠著他們的勇猛和智慧,成功守住了江陵城,書寫了一段傳奇佳話。
話說那東路軍,由曹休掛帥出征,浩浩蕩蕩朝著東吳建業(yè)進發(fā),一心要給東吳來個致命一擊。曹休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臧霸。這臧霸平日里統(tǒng)領著青徐兩地,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每天美酒佳肴,逍遙自在得很。如今聽聞要渡江去拼命,心里那是一百個不情愿。
一日,曹休把眾將召集起來商議渡江之事,臧霸忍不住站出來,一臉苦相說道:“將軍吶,咱北方人向來不習水戰(zhàn),在那江面上,就跟旱鴨子似的,去了不是白白送死嘛!”曹休一聽,眉頭緊皺,滿臉不悅地回道:“藏將軍,如今正是建功立業(yè)之時,怎能如此畏縮不前?我等受陛下重托,當為曹魏開疆拓土,豈能因害怕水戰(zhàn)就放棄?”臧霸還想再辯,可瞧曹休一臉堅決,只好把話咽了回去。
這邊曹休斗志昂揚,一心想著立下不世之功。曹丕得知自家兄弟這般沖動,心里不禁犯起嘀咕。他把曹休召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道:“四叔啊,我知你一心報國,可這水戰(zhàn)兇險萬分吶。聽聞東吳那邊派了呂范親自指揮水軍,在江面上布下了天羅地網。朕實在擔心你的安危,這渡江之事,還是暫且擱置吧。”曹休雖然滿心不甘,但皇命難違,只能領命退下。
可這世事難料,突然有一天,老天爺像是發(fā)了脾氣,狂風暴雨傾盆而下。這風大得邪乎,竟把吳軍的纜繩都給吹斷了。吳軍艦船就像沒了韁繩的野馬,在江面上四處飄蕩,竟被這狂風給吹到了江北。曹休一看,這可真是天賜良機?。∷d奮地對眾將喊道:“諸位將軍,此乃天助我也!吳軍船只自投羅網,此時不戰(zhàn),更待何時?”眾將齊聲響應,士氣大振。這一戰(zhàn),曹休的軍隊如猛虎下山,銳不可當,斬殺吳軍數千人,取得了一場大捷。
曹丕得知前線傳來捷報,心中大喜,只道是“優(yōu)勢在我”。一激動,當即下令:“四叔,如今我軍勢如破竹,正是渡江的好時機,你速命臧霸率軍渡江,偷襲徐陵,定要一舉拿下!”曹休領命后,即刻找到臧霸,說道:“藏將軍,陛下有令,命你率一萬人馬渡江偷襲徐陵,這可是立功的好機會,你務必全力以赴!”臧霸雖心里不太樂意,但軍令如山,但軍令如山,也只能硬著頭皮應道:“末將領命!”
臧霸帶著人馬一路殺到徐陵,一番猛砍猛殺,再次斬殺數千吳軍。可這東吳也不是吃素的,吳將全琮、徐盛等人很快就收攏了軍隊,回過神來開始反擊臧霸。全琮對徐盛說道:“這北方人雖勇猛,但在江上終究不是我們的對手,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徐盛點頭稱是。一番激戰(zhàn)下來,臧霸被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而歸。曹休這邊呢,雖然前期打了些勝仗,但也沒撈到什么重大戰(zhàn)果。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時,中路、西路戰(zhàn)敗撤軍的消息不斷傳來。曹休心里明白,這三路伐吳的敗勢已經很明顯了。再這么耗下去,恐怕自己這東路軍也要被東吳包圍。無奈之下,曹休只能留下自己鎮(zhèn)守東部,以穩(wěn)定局勢。而一代名將張遼,也在這場戰(zhàn)役中不幸病逝,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曹丕此戰(zhàn)后,深知此次失敗讓曹魏顏面受損,也讓自己的雄心壯志遭受重創(chuàng)。但他骨子里那股子不甘失敗的勁頭卻越發(fā)強烈,暗自握緊了拳頭,心中想著:“今日之仇,他日我必加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