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五年(231年):曹真病逝后,他的長子曹爽襲爵邵陵侯,此時曹爽才二十二歲,作為長子需要按禮制戴孝守喪,曹叡只能讓司馬懿代掌兵權,諸葛亮趁著魏國換帥之機又發(fā)動了攻勢。
春天剛到,蜀軍突然率軍包圍祁山堡,祁山堡守將賈嗣送來求援信,魏明帝聽到這個消息,差點吐出一口老血,他都懷疑諸葛亮屬狗的,每次自己這里有點風吹草動,他聞著味就來了。
壞消息總是喜歡湊著一起來,不一會北地的求援信也送到了太極殿,“鮮卑柯比能部落叛變,圍困郡石城,懇請陛下派兵救援!”
這郡石城可是隴右與涼州交界地區(qū),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曹叡立刻下詔書:
“朕承先帝之業(yè),撫臨萬邦,夙夜兢兢,唯恐失墜。近聞逆賊諸葛亮復起猖蹶,率蜀寇犯境,圍困祁山,荼毒生靈。朕心甚憂,晝夜難安。今大將軍曹真薨逝,朕痛失股肱。然國難當前,非智勇兼?zhèn)湔卟蛔阋园采琊?。驃騎大將軍司馬懿,才兼文武,忠貫金石,朕素知卿深明韜略,有安邦定國之能。今特命卿為大都督,總攝雍涼諸路軍馬,節(jié)制張郃、郭淮等將,克日起行,務期掃滅蜀寇,以靖邊疆。卿其勉之,勿負朕望!”
司馬懿揣著曹叡親筆寫的詔令,嘴角泛起一絲冷笑。這老狐貍心里門清:祁山堡就是個燙手山芋,諸葛亮這廝擺明了要玩“圍點打援”的套路??晒俅笠患墘核廊税。劝亚乩蔬@個曹叡的寵臣打發(fā)去救郡石城——郡石城要是丟了,西北三郡可就又被孤立了。
要說諸葛亮確實是個管理學大師,帶著魏延、高翔等業(yè)務骨干搞起了“戰(zhàn)略大迂回”。祁山堡就是祁山道邊上建的一個小堡壘,易守難攻,但不是關隘,這種易守難攻的VIP包廂,他直接掛上“暫停營業(yè)”的牌子,留下王平帶兵看著,主力轉頭就奔著上邽去了。
王平就在祁山堡南面兩公里一個叫南圍的小山丘屯兵駐守,賈嗣嘗試出堡攻擊了一次,對方防守嚴謹,賈嗣被打得再也不敢出門了。
蜀軍諸葛亮親率魏延、高翔奔襲上邽(今甘肅天水),司馬懿早就派了郭淮、費曜帶四千精兵前去協(xié)防上邽。
這時正是五月,上邽那塊的麥子都已經(jīng)漸漸泛黃,再過一個月這麥子就能完全成熟。蜀軍長途跋涉到這里,也不管熟沒熟,先去割一波再說。
郭淮看到城墻下的蜀軍竟然在偷自家的小麥,頓時火冒三丈,急得直跳腳:“老子種田種得容易嗎?這蜀漢沒到秋收就帶鐮刀來收割!”
郭淮是個老謀深算的,知道自己打不過蜀軍,就找來費曜:“兄弟,咱們好不容易屯了一年田,眼瞅著再過一個月就能收割了,這蜀軍現(xiàn)在過來割麥,太可恨了!必須滅了這伙蜀賊!”
費曜是個武將,性子急脾氣爆“伯濟說的是,蜀國這幫賊人,大白天來偷糧,太可恨了!明天趁他們再來偷糧,我就帶兵去教訓教訓他們!”
第二天一早,蜀軍果然又來割麥子,費曜見蜀軍都下地了,立馬帶著三千精兵就沖出去搞“麥田保衛(wèi)戰(zhàn)”,誰知這蜀軍剛看到城門打開,就拔腿往回跑,費曜一夾馬肚,向著蜀軍沖去:“狗賊,哪里跑!”,費曜沿著麥田追了五里地,愣是沒追上,“這幫兔崽子怎么比馬跑得還快?”費曜還在納悶,魏延就率軍從麥田旁的小樹林沖出,費曜暗道不好,立馬回兵后撤。
費曜的軍隊已經(jīng)跑了五里地,眼下實在是跑不動了,不一會魏延就追了上來,眨眼之間就砍殺了兩名將士,這下就更混亂了,不一會,就倒下了幾百名魏軍將士,郭淮在城墻上看到費曜有難,立馬帶兵去救援,費曜好不容易跑回城,清點了一下人數(shù),只帶回來一半人,這么重大的損失,郭淮和費曜再也不敢提出城的事了。
五日后,司馬懿帶著大軍到了上邽東面山坡上,居高臨下盯著蜀軍。蜀軍當天就不敢來偷麥子了,司馬懿也不出兵攻打蜀軍,僵持了兩日,最后還是諸葛亮先撤。
斥候回報:“大將軍,蜀軍向鹵城(今甘肅禮縣鹽官鎮(zhèn))方向退卻!”
“蜀軍恐有埋伏,還是謹慎為好?!彼抉R懿暗想。
于是司馬懿下令全軍保持距離跟隨蜀軍,魏軍遠遠地尾隨蜀軍。
這時候張郃這個老革命坐不住了,帶著魏平等少壯派天天在大帳里向司馬懿請命:“大將軍,蜀軍退兵,末將愿分兵截擊蜀軍退路!”。
“張將軍,諸葛亮詭計多端,蜀軍退兵井然有序。將軍此去必然會被埋伏?!?/p>
賈栩反駁道:“大將軍,蜀軍遠道而來,后勤不利,必然急于退兵,此時不截擊更待何時?”
魏平也請戰(zhàn)道:“大將軍,末將愿隨張將軍一同前去!”
“我說了,不得出兵!不用再勸!”司馬懿堅定道。
魏將紛紛搖頭退去。
蜀軍平安無事地退回到了鹵城。
魏軍就駐扎在城東三里地外,也不攻城,又過了五天。
“大將軍!祁山堡已被圍困大半個月,應盡快前去救援,我等已在此等了多日,蜀軍明顯準備據(jù)守。”
年輕的魏平直接抱怨“大將軍何必畏蜀如虎!我等寧愿戰(zhàn)死,也不愿憋死!”
司馬懿心里跟明鏡似的:這些老資歷的刺頭不收拾,以后怎么帶團隊?眼珠子一轉:“張將軍既然這么積極,不如和魏將軍一起領軍三萬,前去解祁山堡之圍!”
“得令!”
“得令!”
張、魏二將高興的領命而去。
張郃和魏平帶著三萬精兵繞開鹵城,直奔祁山堡而去,鹵城這邊則是靜悄悄。
司馬懿打起自己的算盤,張郃去把祁山堡的圍解了,然后回過頭來把這鹵城前后夾擊,諸葛亮就跑不掉了。
張郃和魏平高高興興地趕到祁山堡,休整半日后就開始整軍攻打南圍的王平,要說王平真是蜀漢的寶藏員工,帶著無當飛軍把張郃耍的團團轉。這五子良將之一的老江湖,硬是在南圍碰了個頭破血流。撤退時還被王平追著屁股打,直接給報銷了三分之一,直接逃向大本營。
司馬懿這邊也沒閑著,鹵城已經(jīng)圍了半個月,估摸著城里守軍的士氣已經(jīng)被磨得差不多了,底下那些將領天天來請戰(zhàn),自己這個將軍快要鎮(zhèn)不住了,于是司馬懿率大軍在鹵城東南和西南兩面列陣,準備進攻鹵城,這鹵城本就是邊境一座小城,周圍就是一些簡單的木板墻,估計諸葛亮也覺得這種城守不守都一樣,于是魏延、高翔、吳班帶著守軍傾巢而出,兩軍對陣于鹵城南面一塊不大不小的空地上,西面就是祁山道,東面則是司馬懿大營。
司馬懿親率主力攻打諸葛亮大營,左路軍牽制高翔部,司馬懿中軍碰上魏延、吳班,兩軍交鋒,魏軍漸漸落入下風,正巧張郃帶著殘兵從祁山道出現(xiàn),蜀軍以為是伏兵,立即撤兵,司馬懿也不耽擱,同時鳴金收兵。回來一點人頭,足足損失三千士兵。
司馬懿手下這些將領吃了敗仗,再也不敢吭聲了。
兩軍就這么一直對峙著,時間就到了六月份,魏軍崗哨突然發(fā)現(xiàn)蜀軍在打包行囊準備開溜,魏軍這邊又開始躁動起來。
“今蜀軍遠道而來,必然后勤不濟,如今是想要跑路了,張將軍可愿領兵追擊?”,司馬懿在大帳中問一眾將軍。心里想的卻是:“蜀軍退兵有度,必有后手,趁此機會解決這個老刺頭,以后這些武將更好管?!?/p>
“末將愿意!”,張郃也是上次吃了敗仗,一心想著報仇,沒多長個心眼子,立刻領兵而去。
張郃沿著祁山道一路追到木門道,突然山上出現(xiàn)弓弩手向著張郃一頓亂射,張郃也是倒霉,一支弓箭不偏不倚射進了他的盔甲縫隙,把他扎了個透心涼。
一代名將就這樣隕落了,張郃到死都想不到自己是被司馬懿給陷害了。
司馬懿正在大營里悠哉地品茶,突然收到前線急報,說是“張郃中伏身亡?!?/p>
司馬懿一陣暗喜,但是臉上不能表露出來,眼淚說來就來,放聲大哭道:“儁乂啊!你走得太突然了!”
眾將領也是一陣唏噓。這場持續(xù)數(shù)月的拉鋸戰(zhàn),司馬懿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后來者:在權利的游戲里,會哭的領導不一定真?zhèn)?,沖在最前面的往往死得最早。
時間太太平平的過了兩年,到了233年正月,許昌附近一個叫郟縣的地方,數(shù)月沒有降雨,人們在挖井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一塊龍型石碑。
許昌太守覺得這是個拍馬屁的好機會,立即將這個消息上報給曹叡,“神龍將世,天降祥瑞,利我曹魏”。曹叡聽后大喜,立刻下令擺駕許昌,親自去古井里請龍。
一個月后,古井上面就建起了一個青龍殿,古井也被挖開,露出了青龍石碑,清理完發(fā)現(xiàn)這石碑竟然是一大塊玉碑,在地下保存完好,龍形栩栩如生。
曹叡初見這塊玉碑也是大為震撼,舉行了祈雨祭天儀式,曹叡緩緩走上祭臺,焚香祭拜,天空漸漸變得陰沉,遠處傳來悶雷聲就像是一聲聲龍吟,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曹叡聽到后,覺得這是天上的龍神對他祭拜的回應,當即轉頭對著臺下眾官員說道:“龍神庇佑,改青龍元年”。
“圣上英明!”臺下官員大聲呼喝。
時光荏苒,轉眼便到了青龍二年(234年)三月。西面諸葛亮率十萬大軍進斜谷,直抵郿縣,南面孫權也沒閑著,分兵三路來犯,孫權更是親率二十萬水軍圍攻合肥新城。
曹叡這會兒已登基八年,早已褪去了早年的青澀,眉宇間多了幾分帝王的沉穩(wěn)。收到戰(zhàn)報,他心里明白:兩線作戰(zhàn),后勤補給必然吃緊,得趕緊召集核心重臣商議對策。
不多時,蔣濟(護軍將軍、散騎常侍)、陳群(司空、錄尚書事)、曹爽(武衛(wèi)將軍)幾位大臣就被召來了。
曹叡率先開口:“各位,蜀漢和東吳聯(lián)合來攻我大魏,你們都說說有啥看法?”
陳群首先接話:“斜谷道險,運糧艱難,蜀漢必然尋求速攻?!?/p>
蔣濟接著說道:“陳司空所言極是,陛下,臣建議西邊堅守,南邊主動出擊。由司馬大將軍防住蜀漢,陛下率軍親征,盡快化解東吳攻勢。”
“屬下愿做前鋒!”曹爽剛從孝期里出來,正愁沒機會刷存在感,立馬像打了雞血似的請戰(zhàn)。
曹叡一聽,爽快地應道“好,朕準了!朕也好久沒去南方看看了?!?/p>
曹爽一看陛下答應了,又想起一計,連忙說道:“陛下,臣還有個主意,洛陽離南方路途遙遠,支援不便。壽春地理位置絕佳,距離東吳不遠不近,在那兒屯田,以后東吳來犯可以快速應對!”
“此計甚妙,此事就由曹將軍去安排吧!”曹叡大手一揮,出兵大事就這么定了。
會后,曹叡馬上發(fā)圣旨給司馬懿:
“大將軍司馬懿:朕聞西蜀諸葛亮傾巢犯境,率十萬之眾出斜谷。卿受先帝托孤之重,總督雍涼諸軍,當以社稷安危為念。今特授方略如下:其一,堅壁挫銳。其二,嚴防劫營。其三,控扼要沖。其四,以逸待勞。卿素稱“西方之任,非君莫屬”,朕不疑卿之忠誠,亦不憂卿之智略。但望卿秉持“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之道,挫亮之銳,全師而還。
欽此?!?/p>
圣旨發(fā)出后,曹叡便整軍從洛陽出發(fā),經(jīng)許昌至壽春,沿途調集豫州、兗州駐軍,一舉征兵三十萬。
在曹叡大軍趕來的路上,合肥新城的守將滿龐猶如戰(zhàn)神附體,當孫權的大軍在江中換小船準備“上岸耀兵”的時候,滿龐就跟個老獵戶似的,早就在蘆葦蕩里布好了埋伏,一無所知的吳軍唱著歌,把小船劃進蘆葦蕩,突然就蹦出數(shù)千魏軍,把船掀了個底朝天,東吳第一批登陸船上的數(shù)百吳軍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全數(shù)斬殺。
大船上的瞭望哨發(fā)現(xiàn)不對勁,趕緊放箭掩護小船登陸,可滿龐早就帶著戰(zhàn)利品撤退了,這一仗吳軍出師不利,士氣大挫。
孫權好不容易到了合肥新城外圍,抬頭一看,覺得這里不應該叫新城,應該叫碉堡!雙層圍墻,還有寬大的護城河。孫權看著這固若金湯的城池,心里直犯嘀咕:早知道這么難啃,當初就該聽陸遜的勸,少湊點熱鬧。自己本來就是幫蜀漢吸引火力,順便撈點好處,要是損失太大,可就得不償失了。但來都來了,總不能空手回去,于是,孫權下令圍攻新城,就地建造攻城器械。
一個月后,見東吳攻城器械漸漸成型,滿寵可不慣著他們,他招募了數(shù)十個死士,拿著油浸的松枝當火把,順著風就把吳軍的攻城器械給燒了,還射殺了孫權的侄子孫泰,再次重創(chuàng)了吳軍的士氣。
轉眼到了六月,曹爽帶著先鋒營剛到合肥境內,就收到東吳撤軍的消息,曹爽帶著軍隊快馬加鞭趕到吳軍大營,雖然沒打上仗,但是東吳溜得倉促,曹爽倒是得了不少輜重。
話說司馬懿這邊,在三月接到魏明帝曹叡的圣旨,讓他去迎擊諸葛亮。司馬懿接到命令后,半點沒耽擱,點齊人馬就往渭水趕。
到了渭水邊上一瞧,嘿!諸葛亮的大軍還沒出斜谷呢。司馬懿啥人啊,那可是老謀深算,當即下令全軍渡過渭水,在南岸扎下營寨。這一步棋,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是想卡主關鍵位置,堵死諸葛亮東進的路。
扎好營寨后,司馬懿就跟副將郭淮、秦朗在大帳里對著沙盤琢磨事兒。司馬懿瞅著沙盤,嘴角一揚,說了句:“要是諸葛亮夠膽,就該出兵武功,依山向東,那才叫敢打敢沖?!?/p>
秦朗是個武將,看不出為啥諸葛亮應該出兵武功就問道:“大將軍,我們在渭水,諸葛亮向東不怕我們斷他后路嗎?”
司馬懿笑著說道:“他當然怕,所以他不敢,他要是真的出兵武功,兵指長安,我們只能出兵硬拼,現(xiàn)在全國兵力都被皇上帶去南面了,我們可沒有后援,兵力也不如蜀國充裕,皇上也要求我們據(jù)守不出,就是擔心萬一戰(zhàn)斗失利,則西北危矣?!?/p>
秦朗說道:“那我們豈不是只能干等著?”
“沒錯!以不變應萬變!”司馬懿答道。
可惜啊,諸葛亮向來謹慎,第二天,蜀軍先鋒從斜谷出來后,沒往司馬懿大營進攻,而是向西去了五丈原高地駐扎。
司馬懿一看,心里頭樂開了花,對著郭淮說道:“諸葛亮一世英名,奈何為人過于謹慎,此回西上五丈原,咱這仗就好打咯!”
這雍州刺史郭淮,那也是個厲害角色,他皺眉看著沙盤中的地形,敏銳地意識到一個漏洞,對著司馬懿說道:“將軍,我軍西北面的北原可是渭水前灘,要是讓諸葛亮占據(jù)北原,咱們可就被夾擊了,得趕緊派兵守住啊!”
司馬懿一聽,對啊,這漏洞可不能留,立馬讓郭淮帶一萬精兵去防守北原:“郭刺史所言極是,請率一萬精兵前去防守?!闭f完,將兵符遞給了郭淮。
“領命!”郭淮拿著兵符立即點兵出發(fā)。
郭淮剛到北原,營壘還沒建好,蜀漢大部隊就已經(jīng)到了。郭淮立即下令迎敵,營帳雖然只搭了一半,但好在渭水淺灘阻礙蜀軍前進,弓兵在搭了一半的營寨后面向蜀軍射箭,蜀軍在淺灘中沒處躲,被魏軍一陣亂射,死傷慘重,只能鳴金收兵。這一仗,多虧郭淮眼尖,要不然可就吃大虧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對峙了,這一對峙就是三個多月。司馬懿心里頭也有小九九啊,他深耕西北,可曹叡給了道圣旨后,自己就跑去南征了,還帶走了所有戰(zhàn)爭資源。司馬懿這里可是什么補給都沒有。所以啊,他打定主意,按曹叡的命令,堅壁清野,保存實力,不管蜀軍怎么叫陣,就是不出戰(zhàn)。
可手下的武將們不干啊,天天看著蜀軍在營外罵街,一個個氣得直拍桌子:“將軍這是怎么了,天天躲在營里,難不成蜀軍還能自己跑了?”
諸葛亮也沒閑著,琢磨著得激激司馬懿,派人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和頭巾送到魏營,意思就是說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膽小,還在魏軍大營門口布置好陣勢。
司馬懿明白諸葛亮千里來攻,卻不去攻伐魏國的城池、部隊,只是激將引誘魏軍去主動進攻他,便堅決不肯出擊。
魏軍的將領們看不出這層深意,見諸葛亮送女人衣物來嘲諷,一個個摩拳擦掌,紛紛要求出戰(zhàn)。
司馬懿看手下將軍個個摩拳擦掌,眼看要壓不住了,為了搪塞將領們的要求,司馬懿假裝上表給魏明帝請戰(zhàn)。
司馬懿一看這架勢,再壓下去手下該造反了,咋辦呢?他眼珠子一轉,想出個招兒:假裝上表給魏明帝請戰(zhàn),暗地里卻寫了封密信給魏明帝曹叡,請皇帝派監(jiān)軍前來督戰(zhàn)。
曹叡也是執(zhí)行力高,收到密信后立即派了辛毗去前線督戰(zhàn)。
司馬懿又在大帳里躲了七天,掰掰手指頭算了下,曹叡派的督戰(zhàn)官應該差不多要到了。大營外,蜀軍又準時前來叫罵,他突然大聲下令:“秦朗!整軍出擊,今天要與蜀軍決一死戰(zhàn)!”
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命令搞得有點懵,可還是趕緊集結。
司馬懿已經(jīng)得到消息,督戰(zhàn)官已經(jīng)快到了,立馬站上點將臺,大聲道:“諸位將士,多日隱忍,全在今日!諸葛亮用婦人衣物羞辱我們,我們以鐵壁回應;蜀軍天天叫罵,我們藏著刀鋒不露。不是膽怯,是等著他們疲乏!”
司馬懿說得那是一個情真意切,突然他拔劍指向西南方向:“現(xiàn)在正是各位建功立業(yè)之時!斬殺諸葛亮者封萬戶侯!出征!”
“且慢!”大營外突然闖進來一個十余人的小隊。
司馬懿一看來人,嘴角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司馬懿立即跑上前去裝傻道:“辛大人,你怎么來了?”
“司馬懿接旨!”辛毗大聲說道。
司馬懿立即跪下,辛毗開始念圣旨:“大將軍司馬懿,總戎關右,宜固守壁壘,縱亮百般叫陣,不得妄動一兵一卒。朕特遣使持節(jié)辛毗監(jiān)軍,凡有言戰(zhàn)者,無論尊卑,立斬以徇。此令如山川不移,違者誅九族,功成者封萬戶侯!欽此!”
“臣接旨!”司馬懿恭恭敬敬地把圣旨收好。
有人背鍋,司馬懿當然也不會客氣,立馬對著軍隊喊道:“諸將士聽令,現(xiàn)明帝有令,不得擅自出戰(zhàn),各軍就地解散!”說完還一臉憤恨地轉頭回到大帳中去。
魏軍剛被點燃的斗志,瞬間又被一盆冷水澆滅,現(xiàn)在是魏明帝的命令,又有監(jiān)軍在旁,那些急著想建功立業(yè)的將領們也不好再請戰(zhàn)。都低著頭回到自己的營帳。
辛毗被弄得有點尷尬,立馬跟司馬懿一同回到大帳。
司馬懿雖然心里樂開了花,面上卻裝出無奈的樣子對辛毗說道:“辛大人,可知我今日要和蜀軍決一死戰(zhàn)?”
辛毗自然不知道是司馬懿給魏明帝寫了密信,他才會被派來監(jiān)軍。他略帶歉意地說道:“將軍莫怪,我等也是受了陛下所托,前來監(jiān)軍,陛下即下令堅守,將軍則萬萬不可主動進攻!”
司馬懿看似無奈地嘆了口氣道:“哎~罷了,就聽明帝的吧~”
辛毗一臉茫然地看著司馬懿,他來的路上可是想好了幾十種話術對付司馬懿的,現(xiàn)在都不知道怎么接話了。
又過了沒多久,南方傳來好消息,曹叡親自寫信給司馬懿說“權退亮膽破,大將軍已制之,吾無憂矣!”。
司馬懿篤定這諸葛亮知道這個消息后,必定會被氣個半死。
司馬懿從諸葛亮派出的下戰(zhàn)使者口中探得諸葛亮事必躬親,吃得少干得多,就料定他命不久矣。
到了八月,蜀軍那邊炊煙比以前少了很多,也連續(xù)幾日沒有人來叫陣了,司馬懿斷定諸葛亮已經(jīng)殞沒,蜀軍撤退了,他立即率軍追擊。結果姜維擊鼓整軍,做出要反擊的樣子,司馬懿怕中埋伏,只能眼睜睜看著蜀軍從容退去。進入斜谷后,蜀軍才訃告發(fā)喪,而此事后來也被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司馬懿聽聞蜀軍在斜谷發(fā)喪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p>
雖說司馬懿嘴上嫌棄諸葛亮,說他“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可等他視察蜀軍遺留的營寨之后,也忍不住感嘆:“亮真天下奇才也!”唯有棋逢對手,方顯分量;唯有勢均力敵,才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