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這帝都廉價的粉飾,又一次洋洋灑灑地覆蓋了這座煊赫的囚籠。鎮(zhèn)國將軍府——這座象征著魏王朝“赫赫武功”的龐然大物,其巍峨的黑漆大門前,厚重的積雪被卑躬屈膝的仆役們奮力掃凈,露出底下蜿蜒如尺的青石板路徑,一路指向府邸幽深晦暗的腹地,恍若一條通往權力核心的、不容泥濘玷污的“圣道”。門楣高懸的那塊御賜金匾,“敕造鎮(zhèn)國將軍府”六個赤金大字在冬日的肅殺天光下熠熠生輝,每一個筆劃都流淌著皇權的脂膏,壓榨著經(jīng)過此地的每一縷目光,提醒著世人何為不容置疑的威儀——一種用鍍金的恐懼澆筑的威儀。
我的戰(zhàn)靴踏過這被精心剝離了自然污垢、只剩下人工冰冷濕氣的石板,無聲地滑入這座熟悉得令人窒息的庭院。府邸氣象森嚴,每一根橫梁、每一塊磚瓦都在無聲地吶喊“武勛”!卻又處處透著一種精心設計的、虛偽透頂?shù)摹昂啒恪?。非是?jié)儉,而是深諳“韜光養(yǎng)晦”之道的豪門貴族,絕不容許在禮法規(guī)矩的蛛絲上懸著半分可能授人以柄的“奢靡”幌子。父親秦烈,這位帝國刀鋒上的舞者,常捻須自得地將此奉為“安身之道”——一套將貪婪與權欲包裹在粗布麻衣里的精致哲學。書房的門扉虛掩著,昏黃的燈火如同垂死者的喘息,漏出里面刀光劍影般的低語。
“昭兒此去鎮(zhèn)北,”父親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沉厚,仿佛千錘百煉的古鐘,然而這古鐘今日似乎添了一絲難以察覺的松弦之音,泄露了一絲老驥伏櫪的力竭?“北境粗礪,非京畿溫房可比。她雖斬獲幾場微末戰(zhàn)功,終究…年少?!?他在同我的伯父,那位在權力中樞如魚得水的兵部侍郎秦弘說話?!按蟾?,你…在朝中,多替她擔待著些?!?/p>
話音未落,伯父秦弘那油滑圓轉、刻意壓低的嗓音便黏了上來,如同糖蜜包裹的毒藥:“哎呀呀,二弟盡可寬心!昭侄女是誰?那可是自幼在軍帳里摔打出來的‘玉面羅剎’!軍中兒郎,哪個聽了不肝兒顫?再說,”他音調(diào)一揚,旋即又故作神秘地降下,“鎮(zhèn)北關雖偏居一隅,可那是實打實的邊鎮(zhèn)總兵!手握數(shù)萬雄兵!這差事,嘖,”他喉間發(fā)出一聲曖昧不明的輕咳,仿佛清掉卡住喉嚨的一塊油膩黃金,“陛下天恩浩蕩,這是何等倚重!何等信重咱秦家!昭兒在那邊立下功勞,我這做伯父的,臉上也有榮光不是?屆時在吏部…”他拖長了調(diào)子,舌尖似乎已嘗到了利益交換的甘美,“那幫考評的老狐貍,走動起來,想必也更加…熨帖順遂?!?言語間,官場的污濁油光幾乎從每一個字里溢出。
又是這套說辭。每一次我的調(diào)度,每一次家族的遷升,背后都必然高懸著“秦家”這金光閃閃、遮天蔽日的冠冕,一張用祖先的枯骨、后人的血汗、以及無窮無盡的權力交易精心織就的、名為“榮耀”實則密不透風的巨網(wǎng)。我佇立于門外廊下冰冷的穿堂風中,心底卻如門外覆雪的庭院般空寂荒蕪。圣眷?御花園里那幾株受盡呵護的冬梅開得再艷,宮宴上勛貴們假意歡笑推杯換盞,陛下在高臺上那偶爾投來的、施舍般溫潤嘉許的一瞥,配上幾杯燙喉的御酒,那一刻膨脹的、如廉價煙花般的滿足感…便是圣眷?它如同帝都冬日里最常見的暖霧,籠罩周身,讓你恍然覺得自己也金鑲玉裹起來,實則,這霧氣背后的那張掌握生殺予奪的“朱筆御批”面孔上,究竟是如沐春風的贊許,還是漠然無情的審視,亦或是早已預設好了結局的冰冷凝視?無人能看透。
母親蘇氏在佛堂誦經(jīng)的聲音,微弱而固執(zhí)地穿透庭院傳來。青煙繚繞的黯淡光影里,她捻著佛珠的側影單薄如紙。每次我出征,她向神明祈求的,從來不是那堆砌家族門楣的戰(zhàn)功,只是她那顆被佛香浸潤的、純粹到近乎脆弱的心,企盼著女兒能囫圇個兒地回來。在功勛累累、以鐵血為榮的鎮(zhèn)國府,這來自血脈最樸素的牽念,反倒成了一種不合時宜、需要被深深藏在佛龕陰影下的“弱癥”。
晚膳設在暖閣,檀木圓桌上碗碟精潔,擺放著符合父親“勛貴體面與武人儉樸”雙重標準的菜肴。精細考究的清蒸魚、細火慢燉的湯羹…每一筷下去,似乎都能聽到銀箸撥動碗碟時那清脆的、代替了人聲的“體面之響”。桌上一片肅穆,唯有金獸香爐里昂貴的瑞腦香,如同諂媚的侍者,試圖用暖融融的芬芳驅散什么。然而,它終究掩蓋不住深宅大院里、檀木桌椅之下,那被清水反復濯洗卻頑強滲出的另一種陳舊氣味——那是深嵌入木紋的鐵銹味,是縈繞不去、如同幽靈嗚咽的淡淡血腥氣。那是帝國榮耀的底色。
直到最后一道湯品撤下,父親才抬起那雙被權欲和歲月磨得渾濁的眼睛。他的視線并未落在我身上,而是越過我的肩頭,牢牢釘在兵器架最顯眼的位置。那里,猶如一座冰冷的祭壇,供奉著一柄蟠龍金槍!沉重、古舊,槍尖幽暗,槍纂深深陷入精鋼底座,仿佛生根于權力的基石之上。槍身上纏繞的赤金蟠龍在昏燈下反射著令人心悸的寒光。它被保養(yǎng)得一絲不茍,光可鑒人,仿佛歷代秦家披甲執(zhí)銳、最終倒在血泊中的魂靈,都被強行拘禁、擠壓、熔煉進了這沉甸甸的金屬軀殼里,凝結成一團實質(zhì)性的、令人窒息的壓力,沉甸甸地夯在空氣之中,也砸在每個人心上。
“昭兒,”父親的聲音在溫暖而凝滯的空氣里驟然響起,仿佛來自一口深井,帶著歲月沉淀的沙啞滯重,“明日,你便要循著父輩、祖輩的血印,往鎮(zhèn)北去了?!?/p>
他略作停頓,那渾濁眼底的微光如同風中殘燭,驟然猛地跳動、聚攏、爆射出刺人寒芒,猶如回光返照的利刃:“鎮(zhèn)北!苦寒絕地,更是鐵血熔爐!我大魏立國五十載,幾番風云變幻,幾度血流漂杵!唯掌中鐵槍,方是我輩立身于天地間的脊梁!” 他猛地拔高聲音,眼神鷹隼般攫住我的臉,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近乎宗教般的狂熱逼視,“記牢了!我秦家骨血,自墮地那刻起,便是為這鐵馬冰河、萬仞雄關而生!挺直你的脊梁!握緊你的槍!” 他胸腔起伏,每個字都像淬了火的鐵砧般砸出:“讓這天下都睜大眼睛看看!我秦家的骨頭,從未彎折!永!不!彎!折!”
最后那四個字,“秦家骨頭”,他咬得字字見血,裹挾著一股不容任何人質(zhì)疑的鐵血榮光,重重撞擊在暖閣四壁華貴的墻板上,在空氣中撞出肉眼可見的、權力的漣漪??諝馑查g凍結了,連遠處佛堂那若有若無的誦經(jīng)聲,似乎也在父親這宣言般的咆哮下,駭然凝滯了那么一瞬。
我條件反射般繃直了脊背,迎向那迫人的目光。那眼底閃爍的,究竟是拳拳期許?是沉甸甸的父愛?還是他本人畢生淬煉、早已融入骨髓的一種對“鐵骨錚錚”神話的狂熱崇拜?喉嚨里堵著千鈞重物,只能艱難地垂下頭顱,聲音沉悶如墜鉛塊:“女兒明白?!?然而心中淤堵的滯澀感卻洶涌逆襲——這尊貴無匹、金光萬丈的“骨頭”,就真的如其所吹噓的那般清白無瑕、永世挺拔嗎?歷史的塵埃之下,掩蓋的究竟是何物?這疑問如同冰冷的藤蔓,無聲地纏繞勒緊。
夜色濃稠如化不開的墨汁,刺骨寒風在府邸高聳的飛檐斗拱間盤旋嗚咽,像不肯離去的冤魂。揮退了侍從,我毫無睡意,獨自推開厚重的花梨木窗。寒風“嗚”一聲咆哮灌入,粗暴地沖散了滿室故作姿態(tài)的檀香。府墻外巡更的梆子聲空洞地回蕩在寂靜里,更添無限幽冷空曠。
兵器架上那桿蟠龍金槍,沉默地矗立在角落最深的幽暗里,如同蟄伏的史前巨獸,冰冷的金屬反光宛如它譏誚的眼睛。父親的咆哮仍在顱內(nèi)轟鳴:“秦家骨血”、“天生戰(zhàn)狂”、“永不彎折”……每一個詞都重逾千斤,沉甸甸地壓在肺葉之上,讓每一次呼吸都變得艱難。一種蟄伏已久的困惑,如同被驚醒的毒蛇,在這冰冷的北征前夜,緩緩昂起了它陰冷的頭顱,吐著黑色的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