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孔仲尼出使周王室,平息子帶之亂,學習周禮,獲得得各色典籍,歷時三月而反宋國,宋國得以保存大量周禮文獻資料。此時適逢年末,宋國眾卿聚會商議,總結(jié)現(xiàn)在,規(guī)劃未來,職分有司,各領(lǐng)其命。
會議完畢,眾卿散開。司徒博彥請于宋襄公:"即將歲首,我嘗聞蠟祭以報百神,臘祭以報祖先,今公之康復,豈無計之乎?"
宋襄公言以當為,遂復召太宰孔仲尼及右?guī)煿珜O鄭,言以祭神祭祖之事。至于蠟祭,仲尼言依周禮,襄公允之,著公孫鄭修禮而應(yīng)之。臘祭承祖制,用天子之禮,則無須更改。
蠟祭,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其對象包括先嗇、司嗇、農(nóng)、郵表畷、貓虎、坊、水庸、昆蟲八種。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字倌嶂髦?,襄公祭以圜丘,眾卿隨之,國人聚之,黃衣黃冠,觀之演春。
歲末臘祭,以報祖先,公孫鄭主之,襄公以周襄王賜禮器事告之先祖,貳公子反,宗族祭之,司徒博彥以養(yǎng)子而隨祭,孔仲尼和墨翟觀禮。
隨襄公祭祀完畢,司徒博彥隨孔仲尼和墨翟回反,中途拜孔仲尼,言道:“年歲將至,夫子可祭?”
孔仲尼搖首,回道:“無祭,六世祖或可祭之,然祖或已居于魯,無得祭?!?/p>
司徒博彥復問墨翟:“巨子可祭?”
墨翟回道:“無祭,先祖尚世,無得祭?!?/p>
司徒博彥苦笑:“吾亦無祭,不如吾三人共聚,何如?”
三人至于偏殿,相顧無言,平素忙碌,無得有暇,且入世做事,尚不有覺。待節(jié)日清凈,無有瑣事纏身,孤寂頓生,恍惚之間,各有落寞。
墨翟先言:“至此空間已逾百日,每夢中醒來,猶不敢信,言及祭祖,祖竟在世,思之實奇?!?/p>
孔仲尼接道:“如日晷之影,不長存,不獨存,無害本身,匆匆拾載,為己而活,不羈于世,快哉!”
“獨至于此,匆匆拾載,近乎蚍蜉冬蟲者;無父無子,無史無祀,真禽獸不如者也?!彼就讲托Φ溃骸叭粍t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小子愿學于二位夫子,有以所得,不負拾載同行?!逼鸲刑煲径Y,叩拜不起。
孔仲尼起身相扶,與墨翟相視,回道:“雖不知小友來歷,然只七歲而歷練至此,得而為師,固吾所愿矣!”
墨翟起身,笑道:“既如此,吾亦無不可?!?/p>
司徒博彥轉(zhuǎn)身吩咐侍者,一會回反,手持牲肉倆條,對倆位圣賢說道:“此之謂‘束脩’,敬獻貳位師者?!?/p>
墨翟異,問曰:“此肉何來?”
司徒博彥坦然:“襄公祭祀之物焉,子取父物,不為盜,可為‘束脩’。”三人相視大笑。
對答完畢,復歸其坐,孔仲尼言曰:“吾嘗見民之歲末,眾聚席,著新衣,飲春酒,敬壽者”。
墨翟問言有思,接話道:"吾嘗見跳儺,驅(qū)邪避災、祈福禳災。"
司徒博彥曰:“吾小兒矣,只記家鄉(xiāng)歲末,名為春節(jié),自臘八啟,至正月十五止,燃社火,鳴炮仗,換桃符,祭宗祠,著新衣,祝長者,眾樂樂其無窮也!”
貳賢曰:“既如此,愿仿之?!?/p>
司徒博彥喚侍者,集宮人,取柴以燃社火,投竹爆鳴,擬炮仗聲,取桃木制符節(jié),請夫子書以吉言祥語,懸于門側(cè),謂之“對聯(lián)”;孔仲尼著周襄公所賜袞冕之服,墨翟與司徒博彥著襄公所賜新衣,圍觀社火并聽爆鳴,聞博彥所謂“驅(qū)年獸”及守歲諸事。
待得日出,守歲已畢。司徒博彥命宮人取春酒,禮敬雙賢,余者分與眾人,以為同樂,復又取錢幣,分賞宮人,名曰“紅包”,見者大吉。貳賢笑,反賜司徒博彥,以為吉祥。眾人同樂,至于晌午,復有聚宴。
且說宋襄公聽聞司徒博彥學于孔墨貳賢,乃有所感,即命右?guī)煿珜O鄭,宣諭各公卿家族:凡家有子,柒歲至拾貳者,不分嫡庶,學于右學。敢有不至者,及長不襲其職。
右學之事,以太宰孔仲尼為師,間或請墨翟講學??滋滓灾苤嚱塘曋T公子,以周王室所得典籍,整理修訂,成以《詩》、《書》、《禮》、《樂》、《易》等教輔;孔子自講禮、樂和書三事,射、御及數(shù)三項,請司馬公孫固及司寇墨翟領(lǐng)授之。一時間,右學復興于宋,孔子之學,一并興起。
不言孔子右學,且言墨子之教。數(shù)月之間,百工學院,士人工匠,習墨子之法,試制各樣器具。
十一月,制桔槔和轆轤,用于農(nóng)業(yè)。
十二月,制滑車,用于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后續(xù)延伸到商業(yè)市集及軍隊戰(zhàn)備。
一月,吸收魯班工藝,復現(xiàn)鋸、曲尺、墨斗、刨等,用以公事。
二月,得石磨、滑輪、鎖鑰等,用于農(nóng)工商諸業(yè)。
至于墨者軍備,則由墨翟自領(lǐng),其涉云梯、連弩車、轉(zhuǎn)射機、藉車、木鳶、鉤拒等,雖未現(xiàn)世,亦有進展。至于后世之木質(zhì)承重軸承,及流水工藝,有以繁瑣,更為遙遠。司徒博彥聞墨翟研制木鳶,更加注意,常來探望。眾人以兒童之樂,不以為意。
累四月,百工學院有所產(chǎn)出,盡皆用于宋國各行各業(yè),優(yōu)推于宋國公室,及合盟公卿所轄領(lǐng)域。另有孟渚澤,所遷庶民,也得以優(yōu)先使用,幫助速成。司徒公子鱗及司城公子蕩乃大悅,拜服墨翟。
于此期間,百工學院,有出技藝者,左師目夷皆有重賞,封金賜奴不在話下。學院之人,聞而雀躍,踴躍進獻,奮發(fā)博賞。
待至三月,有工匠獻夾苧胎工藝,空心制漆,輕固得宜,遠勝從前。司徒公子鱗甚為看重,進獻襄公,公亦歡喜,欲為己用。司寇墨翟以節(jié)用諫之,襄公雖有不舍,終罷,循墨翟之言,僅用以祭祀,主以通商他國,價差上浮數(shù)倍,用以富國。
有經(jīng)商者,自彭城反,發(fā)現(xiàn)漆樹多多,山水產(chǎn)出殷富,司徒公子鱗以彭城為副城,遷部分工商業(yè),充斥其間,以利其事;另有游商于彭城捕獲大象,獻于襄公,襄公驚異,召司馬公孫固相商,決定招募獵人,用以捕象,計成象軍,延續(xù)前商兵種。
所有行商,有所發(fā)現(xiàn)者,皆重賞之。故商有往返,必以所得,盡報司寇?;蛟弧爸囟m鄭而不得禮遇”,“杞成公薨而姒姑容繼位”,“晉惠公薨姬圉即位”,“楚成王遣大夫成得臣攻陳獲勝”等,墨翟有賞,命士建檔備察。襄公聞陳之失地,因宋新敗無力救之,頗以為憾,遣右?guī)煿珜O鄭赴陳,慰問而重申盟,約以將來。
宋襄公因“狼來也”和”王二小牧?!庇懈校俟W院,專研耕牛畜牧技藝,言明有能獻者,重賞。三月,有獵人獻以戎菽之豆粕和干草過冬之法,襄公命人親試之,待得見效,而后重賞。
受此激勵,有擅農(nóng)者,獻農(nóng)肥及‘深耕易耨’之術(shù),言可富地肥使連續(xù)耕作,襄公仿獵人例,試驗有成,亦并重獎。
有農(nóng)漁者,獻陂池養(yǎng)魚術(shù),墨翟驗其有效,報于襄公,請以孟渚澤和睢水推行。
累計四月,百工學院得賞者不知凡幾,封金及奴隸,更是耀眼。有人眼熱,以家內(nèi)專長者,薦于墨翟,核合而進,更得重賞。一時之間,獻技不絕,重賞多多。
襄公見聞而欣喜,言于孔仲尼??字倌釋υ唬骸案幻窨梢樱珶o苛于民,民富而后禮,以仁教化,天下大同?!毕骞h首以應(yīng)。
又一日,襄公于王宮又逢司徒博彥,乃笑言道:“多日不見,博彥何以教我?”
司徒博彥笑曰:“所謂狼及牛,公聞而異轍,恐吾之錯矣,不敢妄言。”
襄公強之。
司徒博彥笑道:“今有一故事,或有人名之曰‘龜兔賽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