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風,漸漸裹挾了初夏的溫度,陽光變得明亮而富有穿透力,從教室敞開的窗戶灑進來,在書頁和課桌邊沿跳躍,帶著催促萬物生長的暖意。凱茜的世界,也在這逐漸攀升的氣溫里,悄然發(fā)生著潤物無聲卻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份源自冬日小巷歸途、在考卷交換中抽枝發(fā)芽的隱秘動力——那份名為“靠近溫嶼”的渴望——不僅沒有因互助模式的穩(wěn)固而停歇,反而被催化得更加蓬勃洶涌。幫助他在政治考試中“過關(guān)”帶來的巨大滿足感和被肯定感,像一顆投入心湖的種子,瘋狂汲取養(yǎng)分,向上瘋長。
凱茜不再僅僅滿足于政治單科的“精進”。一個更加宏大的目標在她心底醞釀成形:她要變得更優(yōu)秀、更耀眼!優(yōu)秀到足以持續(xù)吸引他那束光芒的注意!優(yōu)秀到能真正長久地、不依賴“交換試卷”這種隱秘方式,站在那道光的旁邊!
于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嚴苛自律開始了。
凱茜像一個上緊了發(fā)條的精密儀器。每一節(jié)課都全神貫注,恨不得將老師講的每一個字都刻進腦海。放學回到那間狹窄逼仄的家,書桌前那盞搖晃的舊臺燈,成了她夏夜里最忠實的伙伴。她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高強度全面復(fù)習。數(shù)學、語文、英語……她像重新梳理自己的知識地基,那些曾經(jīng)囫圇吞棗的難點被反復(fù)啃噬、剖析。她把溫嶼分享的歷史解題思路、答題框架融入自己的理解,歷史那扇一直半掩的門,在她近乎虔誠的努力下,也終于被推開了一條縫隙。
變化是驚人的。期中考試的成績單發(fā)下來,凱茜的名字赫然印在班級前三的位置,甚至在全年段的排名也第一次擠進了前十!薄薄的成績單在她手中卻沉甸甸的,充滿了不可思議的份量。
凱茜捏著成績單,臉頰微熱,心里涌動著一種陌生又熟悉的、帶著點眩暈感的情緒——是自信,更是難以言喻的自豪!
幾周后,學校召開了學風表彰會。凱茜站在略顯簡陋的主席臺上,被念到名字。她走上前,從教導(dǎo)主任手里接過一張印著紅章的獎狀,以及一個薄薄的、裝著兩百元激勵獎學金的信封。臺下是各班級黑壓壓的人群和稀稀拉拉的掌聲。掌心的汗水微潤了信封的邊緣。教導(dǎo)主任例行公事的鼓勵在耳邊響起,但她完全沒聽進去。
陽光有些晃眼。她下意識地抿了抿唇,攥緊了手中的榮譽,目光有些茫然又下意識地在臺下初一(X)班的位置區(qū)域里梭巡著。像磁石遇到了引力,她的視線幾乎是瞬間就捕捉到了那個身影。他坐在第三排中間的位置,手肘撐在椅背上,仰著臉,看著她所在的方向。
距離有點遠,凱茜看不清他具體的表情,但能感覺到他的目光落在臺上。就這一眼,仿佛瞬間給胸腔里那鼓脹的情緒氣球扎了個口子,所有的驕傲、喜悅、緊張和那絲絲縷縷的悸動,都被一股腦地吹向了那個目標——溫嶼!
他看到了嗎?他知道她的努力和成績了嗎?這個念頭讓她雙頰微微發(fā)熱,剛剛強撐的鎮(zhèn)定差點崩盤。她慌忙收回目光,低下頭,掩飾性地將獎狀和信封緊緊貼在胸前。
散會后回到教室,還未坐穩(wěn),后排一點的男生過來問:“凱茜!你政治筆記借我看看唄?老師剛說的那個點我沒記全。”
凱茜心不在焉地應(yīng)了一聲“嗯”,手在課桌里摸索著。剛拿出政治筆記本,手指剛捏上封面,卻又頓住了。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極其重要的事情,原本放松的肩膀重新繃緊了些。她側(cè)過身,微微垂著頭,聲音依舊不大,卻帶著一絲連自己都沒察覺到的、與以往不同的清晰:“抱歉啊……我的政治筆記,已經(jīng)被……借走了?!?/p>
“誰?。窟@么快?”男生嘟囔了一句,帶著點被捷足先登的失望。
凱茜沒再解釋,只是含糊地“嗯”了一下,就把筆記本放回了抽屜,然后迅速從書包里拿出政治練習冊——那上面字跡工整,答案清晰——悄悄攤開放在桌面靠近過道的這一側(cè)。做完這些,她才仿佛松了口氣,拿出下一節(jié)課的書本,但眼角余光卻像被無形的線牽住,不由自主地飄向教室門口。
果然,沒過兩分鐘,那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門口。溫嶼剛和前排同學說完話,徑直走過來。
“我的政治練習冊呢?”他自然地側(cè)身,帶著點熟稔的隨意語氣問道,聲音像初夏微涼的溪水。
凱茜的心瞬間就跳快了幾拍。她沒抬頭,強作鎮(zhèn)定地伸手指了指攤開在過道邊的練習冊,手指微微蜷縮著:“這兒?!甭曇襞Ρ3种椒€(wěn)。
“謝了。”溫嶼干脆利落地拿起練習冊,翻了翻,看到上面滿滿的工整字跡,嘴角似乎向上彎了一下。他沒有任何多余的打量,坐到座位。
看著他翻開自己的作業(yè)本開始寫寫畫畫,凱茜心里那點小小的期盼才真正落地。每天把寫完的作業(yè)專門留給他抄——這份只有他們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像初夏晴日里一道固定的風景線,成了凱茜平淡學習日子里最甜的、最值得守候的盼頭。因為他的那句“謝了”,因為每天這片刻無聲的接觸,她甚至覺得傍晚那條獨自跟隨他回家的巷子,都變得更加明亮可愛起來。
變化的不僅于此。凱茜自己也說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一些微小的習慣被重新編織進了生活。
體育課前的課間,她看到前排幾個女生圍在一起。
“哎,你們看這個防曬霜,新買的,味道超好聞!橘子味的!”一個女生晃著手里的瓶子。
“真的?我看看!防曬指數(shù)夠嗎?夏天快到了?!绷硪粋€女生湊過去。
“夠的!SPF50+,PA+++,清爽不油膩!”女生得意地說。
過去,這些話題與她絕緣。但現(xiàn)在,她竟會不經(jīng)意地駐足聽上幾句。周末,她揣著獎學金省下的零花錢,鼓起勇氣走進街角那家小超市,在一堆化妝品貨架前局促了半天,最終挑了一支最便宜的基礎(chǔ)防曬霜和小小的、包裝最簡單的粉色潤唇膏。
第一次把冰涼微香的防曬乳抹在臉頰時,她的手指都在發(fā)抖,仿佛在做一件極其羞恥的事。但那份清爽的觸感和淡淡的香味讓她在混亂緊張中生出了一絲奇異的鎮(zhèn)定。當她把帶著些微珠光、淺粉色澤的潤唇膏涂在干澀的唇瓣上,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時,一股巨大的陌生感和……一絲連自己都難以置信的微妙新奇感同時涌上心頭。
那個一直被自己排斥、極少打交道的鏡子,不再是洪水猛獸。她甚至開始有意識地、或者說,在洗手或洗完臉時,會悄悄地在鏡子前多停留那么一兩秒。不再是以前的驚恐躲避,而是帶著一種連自己都未明了的審視。
她看到了臉頰上那片無法抹去的、細小的褐色雀斑。過去的十幾年里,這曾是讓她抬不起頭的“罪證”。但此刻,當指腹輕輕拂過那里時,溫嶼在課間指著自己鼻梁、對著全班說出“有雀斑怎么了?我鼻梁上也有幾個呢!陽光一照還挺特別的!”時的畫面,無比清晰地浮現(xiàn)在腦海中。
那份坦蕩、守護、甚至帶著點強詞奪理的好聽聲音,穿越了教室喧囂的隔閡和時間的塵埃,再次清晰地響在耳畔。
一股奇異而熨帖的暖流,緩緩從心底蔓延開來,浸潤過因為觸碰雀斑而瞬間緊繃的神經(jīng)。鏡子里的女孩,臉頰似乎也因為這份久違的暖意而染上了一層極其淺淡的、健康的暈紅。那些雀斑,在那層淺粉色唇膏、一點點防曬帶來的光澤、以及眼底深處悄然亮起的一絲微弱但真實的光彩映襯下,似乎……真的不再那么刺眼,反而有種獨特的生動,就像溫嶼那句評價一樣——“特別”。
初夏的夕陽透過窗子,在凱茜的書桌上鋪開一道溫暖的光帶。溫嶼已經(jīng)收拾好書包,留下“謝了”和一個清朗的背影離開了。
凱茜合上自己的政治練習冊??粗轫撋献约汗ふ陌嗉壭彰?,再看看周圍空下來的座位。她安靜地坐著,沒有立刻動身。心里像是被什么東西填得滿滿的。是沉甸甸的知識帶來的踏實感?是為父母分擔經(jīng)濟壓力的獎學金?是每天那短暫的、專屬于她和他的無聲交接?還是……鏡子里那個終于帶上了一點健康紅潤和光澤的自己?她說不清楚。但她知道,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明天只有一片沉沉的灰暗和無措。
一種很淡很淡的、叫做希望的東西,像窗外初夏暖風里漂浮的種子,輕輕地落在了她心底那片被名為“溫嶼”的光照亮的土地上。
她拿起書包,習慣性地看向窗外——巷子的方向。
那點希望和對明天的期待,都凝聚在那道她即將默默追隨的歸途背影里,成了照亮前路唯一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