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新娘案結(jié)案半月有余,時近中秋,開封城卻籠罩在一股詭異氛圍中。這日清晨,包拯正在院中練字,公孫策匆匆闖入,手中捏著一封燙金名帖。
"大人,禮部侍郎李大人府上送來急帖,說是出了命案!"
包拯眉頭一皺。禮部侍郎李崇義乃三品大員,他的府邸出事非同小可。"備轎,去李府。"
李府門前已圍滿了衙役和看熱鬧的百姓。包拯剛下轎,一個師爺模樣的人就迎上來,面色慘白:"包大人,您可算來了!我家老爺...老爺他..."
包拯沉聲問:"李大人怎么了?
"昨夜...昨夜老爺在書房自縊了!"師爺聲音發(fā)顫,"可那情形...那情形實在駭人!"
包拯心中一凜,快步進入李府。書房外圍著一圈家丁,個個面如土色。推開門,一股淡淡的檀香混雜著某種奇特藥草味撲面而來。
李崇義的尸體仍懸在房梁上,面色青紫,舌頭外吐。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四肢被擺成一種詭異的姿勢,宛如戲臺上的提線木偶,而脖頸處除了上吊的勒痕外,還有幾道細如發(fā)絲的紅痕。
"死亡時間?"包拯戴上素絹手套,仔細檢查尸體。
仵作躬身回答:"約在子時前后。確系自縊身亡,但..."他壓低聲音,"但李大人死前曾大聲呼喊'我有罪',府中下人都聽見了。更奇怪的是,書房門窗都是從內(nèi)反鎖的..."
包拯目光掃過房間,在書桌上發(fā)現(xiàn)一張紙條,上面畫著一個簡陋的提線木偶,下方寫著"善惡終有報"。他拿起紙條嗅了嗅,聞到一絲若有若無的異香。
"李大人近日可有異常?"
師爺擦了擦汗:"老爺前日收到一封信后,就心神不寧。昨日更是一人關(guān)在書房,連晚飯都沒用..."
包拯命人放下尸體,仔細檢查那些細絲紅痕。在陽光下,他發(fā)現(xiàn)死者頸部皮膚上殘留著幾根幾乎透明的細絲,細若蛛絲卻堅韌異常。
"公孫先生,你可見過這種絲線?"
公孫策接過細看,突然想起什么:"《西域異物志》中記載過一種'傀儡絲',產(chǎn)自天竺,刀劍難斷,專用于操控傀儡..."
包拯眼中精光一閃:"李大人可曾與西域有往來?"
師爺搖頭:"老爺主管禮部典儀,從不涉足西域事務(wù)。只是..."他猶豫片刻,"上月十五,老爺曾受邀觀賞宮廷樂坊新排的傀儡戲。"
包拯立即追問:"是何劇目?何人所演?
"《目連救母》,主演是樂坊新來的舞姬柳如煙,據(jù)說精通傀儡之術(shù)。"
包拯命人將尸體運回府衙詳細檢驗,又親自搜查書房,在書架后發(fā)現(xiàn)一個暗格,里面空空如也,只余少許香灰。他將香灰小心收集,準(zhǔn)備帶回檢驗。
離開李府時,包拯注意到墻角有個小丫鬟正偷偷抹淚。他走過去溫聲問道:"小姑娘,你為何哭泣?"
小丫鬟嚇得跪倒在地:"大人...奴婢...奴婢前日給老爺送茶時,聽見他自言自語說'二十年了,終究逃不過'..."
"二十年?"包拯追問,"李大人可曾提過什么事?"
小丫鬟搖頭,又突然想起什么:"老爺那日還翻出一塊舊玉佩,上面刻著'陳'字..."
包拯心頭一震。二十年前,先帝胞弟陳王因謀反被誅,牽連者眾。若李崇義與此有關(guān)...
回到府衙,展昭已等候多時:"大人,屬下查過柳如煙。此女年約二十,三個月前入宮,因舞技超群被破格提拔。奇怪的是,樂坊無人知曉她的來歷。"
包拯沉思片刻:"可有畫像?"
展昭取出一幅小像。畫中女子杏眼桃腮,眉目如畫,但眼神中透著一股冷冽之氣。
"立即派人暗中監(jiān)視柳如煙;另查二十年前陳王府舊案,特別是與李崇義有關(guān)的部分。"
正吩咐間,仵作匆匆進來:"大人,尸體驗出蹊蹺!李大人脖頸上的細絲浸過藥,能使人神志恍惚;而他胃中有殘留的曼陀羅花粉,可致幻聽幻覺!"
包拯拍案而起:"果然是他殺!兇手先用藥物控制李大人,再用傀儡絲誘他自縊!"
公孫策捋須道:"如此精妙手法,非精通藥理與傀儡術(shù)者不能為。那柳如煙..."
話未說完,一個衙役慌張跑來:"大人!不好了!刑部郎中鄭大人剛剛在衙門內(nèi)自刎了!臨死前也高喊'我有罪'!"
包拯大驚,立即帶人趕往刑部。鄭郎中的尸體已被放下,脖頸處同樣有細絲勒痕,桌上也有一張?zhí)峋€木偶圖畫!
"連環(huán)命案!"包拯面色凝重,"查鄭郎中與陳王府的關(guān)系;加派人手保護其他可能涉案官員;展昭,你親自去盯柳如煙!"
當(dāng)夜,包拯在燈下研讀陳王府舊案卷宗。二十年前,先帝胞弟陳王被控謀反,滿門抄斬,主審官正是時任刑部主事的李崇義和鄭郎中。而抄家當(dāng)日,陳王府樂師柳青一家也離奇死亡,據(jù)報是"畏罪自盡"。
"柳青..."包拯喃喃自語,"莫非與柳如煙有關(guān)?"
公孫策匆匆進來:"大人,香灰檢驗出來了,是西域曼陀羅混合其他草藥,燃燒后吸入可使人產(chǎn)生幻覺,聽從他人指令!"
包拯眼中精光一閃:"看來兇手是先讓受害者吸入迷香,再用傀儡絲控制其行動..."他猛地站起,"立即去樂坊!我懷疑柳如煙就是柳青之女,回來報仇的!"
二人正要出門,展昭飛身躍入:"大人!柳如煙半個時辰前離開了樂坊,往八賢王府方向去了!"
包拯心頭一震。八賢王乃當(dāng)今圣上胞弟,若他出事..."備轎,去賢王府!"
八賢王府守衛(wèi)森嚴(yán),包拯以查案為由求見,卻被管家攔在門外:"王爺身體不適,不見客。
包拯堅持道:"事關(guān)重大,請務(wù)必通報。"
管家面露難色:"實不相瞞,王爺自申時起就閉門不出,連晚膳都未用,只讓新來的樂師在房中彈琴..."
"新來的樂師?"包拯急問,"可是女子?"
管家點頭:"是位蒙面女樂師,琴技高超,王爺十分賞識..."
包拯不等他說完,厲聲道:"王爺有危險!快帶路!"
強行闖入內(nèi)院,遠遠就聽見一陣凄婉琴聲從八賢王書房傳出。包拯破門而入,只見八賢王呆坐椅上,眼神空洞,面前站著個素衣女子,正在撫琴。見有人闖入,那女子猛地抬頭,正是柳如煙!
"柳如煙!你涉嫌謀殺朝廷命官,還不伏法!"展昭拔劍喝道。
柳如煙冷笑一聲,突然撥動琴弦,發(fā)出一聲刺耳銳響。八賢王應(yīng)聲而起,竟從墻上抽出寶劍向包拯刺來!展昭急忙擋開,與八賢王戰(zhàn)在一處。
"王爺被控制了!"包拯大喝,"柳如煙,你父柳青若在天有靈,絕不希望你濫殺無辜!"
柳如煙聞言一震:"你...你知道我父親?"
包拯趁機道:"我知道柳青是陳王府樂師,二十年前冤死。但八賢王當(dāng)年只有十歲,與此案無關(guān)!"
柳如煙眼中淚光閃動:"無關(guān)?若非他趙氏皇族骨肉相殘,我父怎會無辜慘死?李崇義、鄭郎中那些劊子手,為討好先帝,將我父活活打死,還偽造成自盡..."她突然從袖中抽出一把匕首,"今日我就要讓趙家也嘗嘗喪親之痛!"
千鈞一發(fā)之際,展昭甩出袖箭擊落匕首,隨即與柳如煙戰(zhàn)在一處。數(shù)招過后,柳如煙不敵被擒,八賢王也如夢初醒,茫然四顧。
包拯上前扶住八賢王:"王爺受驚了。"
八賢王搖頭苦笑:"本王竟著了道...包卿,此女..."
包拯正色道:"柳如煙涉嫌謀殺朝廷命官,又意圖行刺王爺,罪不容赦。但她為父報仇,情有可原。更重要的是..."他壓低聲音,"此案背后恐有他人指使。"
八賢王神色一凜:"包卿是說..."
包拯點頭:"傀儡絲乃西域珍品,非常人可得;曼陀羅花粉也需特殊渠道獲取。柳如煙一介女流,如何能備齊這些?"
開封府大牢內(nèi),柳如煙面對包拯的訊問,起初沉默不語。直到包拯提到陳王遺孤可能尚在人間時,她才猛然抬頭:"你...你怎么知道?"
包拯循循善誘:"陳王謀反案疑點重重,本官一直在暗中調(diào)查。你若如實交代,或可戴罪立功。"
柳如煙淚如雨下,終于道出實情:她確是柳青之女,當(dāng)年被陳王府奶媽救出,流落民間。三個月前,一個神秘人找到她,提供復(fù)仇所需的一切,條件是必須先殺李崇義等人,再刺殺八賢王。
"那人是誰?"包拯追問。
柳如煙搖頭:"從未露面,只通過書信聯(lián)系。但我曾偷看到信紙上有淡淡的檀香味,像是...像是寺廟用的那種。"
包拯心中一動:"可是大相國寺的檀香?"
柳如煙驚訝地點頭:"大人如何知曉?"
包拯不答,轉(zhuǎn)而問:"陳王遺孤現(xiàn)在何處?"
"我不知道。奶媽只說小王爺被人帶走了,再沒消息..."柳如煙突然抓住欄桿,"大人,我罪該萬死,但求您查明陳王冤案,為我父平反!"
包拯肅然道:"本官定當(dāng)盡力。但你謀殺朝廷命官,法不可恕。"
柳如煙含淚點頭:"民女認罪。"
退堂后,公孫策憂心忡忡:"大人,此案牽涉陳王舊案,恐引火燒身啊。"
包拯堅定道:"為國鋤奸,為民請命,何懼之有?立即調(diào)查大相國寺近半年來的香客名錄,特別是與龐太師府有往來者!"
展昭匆匆進來:"大人,剛收到消息,龐太師今日去了大相國寺上香!"
包拯冷笑:"果然如此。龐太師胞妹龐貴妃當(dāng)年與陳王勢同水火,陳王倒臺后獲利最大的就是龐家。如今他怕舊案被翻,便借柳如煙之手除掉知情者,再嫁禍陳王余黨,一箭雙雕!"
公孫策倒吸一口涼氣:"那八賢王..."
"八賢王近年屢次上奏要求重查陳王案,自然成了龐太師的眼中釘。"包拯沉聲道,"此案尚未結(jié)束,傳令加強八賢王府守衛(wèi);另派人秘密尋找陳王遺孤,他可能是下一個目標(biāo)!"
當(dāng)夜,包拯獨坐書房,面前攤著陳王府舊案卷宗。燭光下,他注意到一個被忽略的細節(jié):當(dāng)年抄家清單上少了一件先帝賜給陳王的玉佩,而李崇義死前翻看的正是刻有"陳"字的玉佩...
窗外,一輪明月高懸,中秋將至。